呵呵,越多越好啊,这个要求就很有微观经济学的味道啊。
微观经济学是一个严格的演绎逻辑体系。演绎逻辑的好处是只要给定前提假设,其结论的正确性就一定得到保证。它从反映人类偏好preferance的最简单的5条公理出发,描述出人类偏好的效用函数,即无差异曲线,从而决定了人类经济行为中至关重要的主观交换比率,即边际效用替代率。在既定预算约束的前提下,客观交换比率将由相对价格来决定。于是当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相等的时候,交换就得以发生。
这条线在微观经济学里至关重要。理解它就理解了经济学微观基础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每一条公理都各司其职,使得理性人这一完美性假定能够站立起来。微观经济学因而以其严谨的逻辑著称,颇有美感。
与消费者行为理论对应的是厂商理论,其理论逻辑如出一辙。对厂商行为的假定推导出厂商生产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价格曲线,即要素需求曲线。其中关键一环在于劳动力价格要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资本价格要等于资本边际产出。因此,工资和利息就被决定了。
如何达到市场一般均衡?自然是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一种情况。这种情况成为帕累托最优,市场一般均衡。其实这里是微观到宏观的通路。宏观经济学就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开始,一直走到经济增长理论和周期波动理论。
微观经济学自然还有很多分支,但是这无非是对其自身的某些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垄断,交易经济,等等。
对于你,只要把我刚才写的加一些例子就是很好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