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准备帮妈妈洗衣服,因为今天周末。为了报答妈妈对我的好,所以我就帮妈妈洗衣服。
我吃过早饭,便看见妈妈在洗衣服,她已经满头大汗了。于是我连忙跑过去,偷偷地将没洗的衣服拿到自己房间的洗手盆去洗。当我正要洗的时候我愣住了,因为我不会洗衣服。后来仔细回想我便想起了妈妈洗衣服的动作,然后就开始洗衣服。首先,先放水,然后再把衣服放进水,之后就排水,排完后便用肥皂擦衣服,然后再放水来把衣服上的肥皂过滤掉。过了很久我才洗了两件,手就酸了,心里便想:原来妈妈干家务活是这么辛苦啊。正当我准备洗第三件的时候想打退堂鼓,于是想:不行,不能打退堂鼓,必须要洗完全部衣服。于是,我便继续把这些衣服给洗掉。然 后便把这些衣服拿到了阳台去晒,我转过身要去客厅的时候,妈妈就站在我前面,她笑着对我说:“我的好孩子,你长大了。”说着说着便把我搂在怀里。
经过了这件事,我体会到父母干家务事是非常辛苦的,我们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为了任务,您懂吗?我发给您一个类似的,您改改。
最美的礼物,不是让人疯狂的一百分,也不是沉甸甸的百元大钞,而是你给予我的赞美与鼓励,踩在我的心里久挥不去。
——题记
时至今日,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是我初一时的一个愁云惨淡的下午。天下着小雨,淅淅沥沥地向着这个城市的深不见底罅隙蔓延着。整个庞大的城市犹如丝茧一般被包裹在了密密麻麻的雨雾中,消失了声音,消失了光线,消失了那些让人心烦意乱的苦恼。犹如飓风席卷走了一切,我的脑海一片空白,然后在这恐怖得让人窒息的空白中,滋生出密密麻麻的悲伤填塞满的我满是伤痕心脏——我考砸了!,我不能自己。
有时候,之所以选择悲伤,是因为过于难忘。当我们从回忆的角度去看待当初的经历时,代价是最让我们难忘的。我苦恼的趴在桌子上,数学考试的情形在我脑海里翻来覆去的回放了一遍又一遍,就好像放电影一般,被人麻木的按了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键。我麻木地沉溺于这种状态,万念俱灰,我隐约记得试卷很难,我的心很乱,手里紧攥的试卷早已暴露了我的情感,试卷上大大的刺眼红字一圈一圈的扩散出的伤感——被永恒的定格在了87这个数字上。独在一隅望愁雨,剪不断,理还乱。手中试卷,撕不烂,不敢撕烂。数学试卷,不敢看,不得不看!
时光与悲伤的舆论不停不休,并非所有的悲伤都会在漫长的消耗中被人风轻云淡的遗忘。相反,酝酿已久的情绪只会随时间的持续增长而越发膨胀。而数学考试成为了点燃这庞大的情绪的导火线。它狠狠的践踏着我的自尊,我第一次数学低于了90分!我哭了,被这张小小的试卷牵引着我的情绪泣不成声。我如何迎接同学们的目光?我如何面对老师的殷切教导?我到底如何能对得起生我养我的父母???小小少年,诸多苦恼,紧皱眉头,深锁烦懊。
雨开始越下越大,我的心仿佛在哗啦啦的雨声找到了宣泄口一般,大颗大颗的滚烫泪水涌出,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不甘与悔懊。泪水与雨水似乎不分彼此,只不过泪水曾经还滚烫过,而雨水却是始终冰冷而没有情感的,就像我那颗被成绩折磨得不堪重负而逐渐冰冻的心。回到家里,父母殷切地询问,让我更加难以启齿,但还是那句话:考试得分,不敢说,不得不说!那天父母都在家,我更是害怕,再想到这只是大地震的第一震,后面还有老师与其他家人的质问,别人再惨也就屋漏偏逢连夜雨,而我却是考砸后惨遭泥石流!
母亲叫我跟她进屋,明明只有几步路途,却显得遥远而漫长,一路上空气弥漫着的浓浓的火药足以把整个地球的人都扼杀!我狠狠的抹了一把脸,擦掉了眼角的泪水。带着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势,头也不回的走进了母亲的房间。母亲一脸平静的看着我,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一般让人恐惧。我紧紧地捏着衣角,眼观鼻,鼻观心,心看地板地等待着“死刑”的判决书。出乎人意料,母亲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些日子,你的表现我都看在了眼里,回家时效率低了,但复习这几天里还是满努力的,就是努力的时候晚了,成绩自然会下降的,但我没想到会下降这么多。可是你想一想,数学是你的强项,平时就算低也能打107分,这次下降的也太多了。况且年级那么多110分的,甚至于别人还拿到了115分。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你却不能做到?”我羞愧地低下头,平时能口若悬河谈天说地的我此时连争辩的勇气也没有了。
母亲叹了口气,继续对我说道:“妈妈一直都在你身上寄托了很大的期盼。妈妈没有要求你排第一第二,只是希望你取得的成绩能不愧对你自己啊,孩子!从明天开始,咱们俩一起努力,因为咱们欠下的饥荒多,所以要比别人提前努力啊!”我心里虽然羞愧交加,但是这份沉甸甸的期望。仿佛一刹那迎来了冬日的暖阳,一切自卑与悲伤都在温暖着融化。这份希望也同时化成了清风,将一切悲伤和阴霾带走。
几个月之后,在我过生日的前一天,母亲问我想要什么生日礼物,我在心里默念,您给予我的鼓励,就已经是最美的礼物了。
{注:本文前两段与题记都是改写,望见谅}
先真的帮妈妈洗一次,写真实感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