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有两个源头,白尼罗河和蓝尼罗河。一个发源于2621米的热带中非山区,叫白尼罗河。白尼罗河流经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等庞大的湖区,穿过乌干达的丛林,经苏丹北上。尼罗河的另一个源头在海拔2000米的埃塞俄比亚高地。叫青尼罗河。青尼罗河全长680公里。
它源于非洲中部的大湖地区,其最远的源头位于卢旺达,向北它流经坦桑尼亚并注入维多利亚湖,再从此湖中溢出注入艾伯特湖,往北流入乌干达和苏丹共和国南部,并于后者处形成大面积沼泽湿地。蓝尼罗河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塔纳湖,从东南流入苏丹。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白尼罗河蓝尼罗河相汇,形成尼罗河。
扩展资料
历史
从石器时代开始尼罗河就已经是古埃及文明的命脉。埃及大多数居民和所有城市位于阿斯旺以北的尼罗河畔。前八千年以前由于气候变化或者由于对干燥草原的过分畜牧利用导致尼罗河沿岸沙漠化,迫使人类越来越集中在河谷两岸生活,导致了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农业经济社会的形成。
在有史纪录中,尼罗河曾于829年和1010年两次封冻。增长在古埃及文明中起了一个关键作用,而尼罗河则是不停增长的源泉。每年的大水使得尼罗河沿岸非常富饶,而且这个富饶绵绵不绝。埃及人在尼罗河畔种植小麦、棉花、水稻、椰枣和谷物,为其居民提供食物。
尼罗河畔还有许多野生动物,比如水牛。前7世纪亚述人引入了骆驼。这些动物提供了肉,也可以被驯服,用来耕地,骆驼则可以运输货物。尼罗河水对于人和畜一样是生命的基础。尼罗河本身也是一条方便和有效的水道。埃及在历史上有非常长的时间非常稳定。这个稳定的保障之一是尼罗河的富饶。
埃及生产的小麦是经常爆发饥荒的中东的关键食品。除此之外亚麻也是埃及的重要贸易产品。这些贸易保障了埃及与其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和埃及本身的经济稳定。尼罗河畔的贸易可能很早就产生了,在今天的尼罗河源刚果民主共和国东方边界的爱德华湖附近发现的伊尚戈骨头可能是最早的埃及乘法的证明,其碳14定时获得的结果为前两万年。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尼罗河
"尼罗河的水源"主要源于东非赤道附近的白尼罗河和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汇流后形成尼罗河。尼罗河的发源地——非洲东北部布隆迪高原。尼罗河长6,853公里,流域总面积为3,254,555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10%,最后注入地中海,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来源,但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它源于非洲中部的大湖地区,其最远的源头位于卢旺达(2°16′55.92″S29°19′52.32″E),向北它流经坦桑尼亚并注入维多利亚湖,再从此湖中溢出注入艾伯特湖,往北流入乌干达和苏丹共和国南部,并于后者处形成大面积沼泽湿地。
青尼罗河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塔纳湖(12°2′8.8″N37°15′53.11″E),从东南流入苏丹。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白尼罗河青尼罗河相汇,形成尼罗河。
尼罗河有两个源头,一个发源于2621米的热带中非山区,叫白尼罗河。白尼罗河流经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等庞大的湖区,穿过乌干达的丛林,经苏丹北上。尼罗河的另一个源头在海拔2000米的埃塞俄比亚高地。叫青尼罗河。青尼罗河全长680公里,它穿过塔纳湖,然后急转直下,形成一泻千里的水流,这就是非洲著名的第二大瀑布--梯斯塞特瀑布。呼啸的青尼罗河冲入苏丹平原后与平静的白尼罗河相会,才是大家所熟悉的尼罗河。
尼罗河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海拔2621米的热带中非山区,叫白尼罗河;一个是海拔2000你埃赛俄比亚高地的青尼罗河,长680公里,穿过塔纳湖形成一泻千里的水流,也就是非洲著名的第二大瀑布梯斯赛特瀑布。呼啸的青尼罗河冲入苏丹平原后与平静的白尼罗河相会才是我们所熟悉的尼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