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www.lwenwang.cn/news_list.asp?id=18538&p=1
九十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尽管10年来,对其毁誉不一,但金融全球化仍在加速度发展,各种争论也在21世纪继续。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全球化带给中国的不仅有机遇,更多的是挑战。本文从界定金融全球化的概念入手,着重剖析金融全球化的不可逆性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全球化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中国对于金融全球化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在接触中完善”。
一、金融全球化的界定
对于世界经济日益联系紧密的趋势,人们曾创造了很多词汇来描述它,如“经济国际化”“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在金融领域,对应地也有这三个词,分别为“金融国际化”“金融一体化”“金融全球化”。尽管这三个词在字义上存在很深的程度差别,但人们在运用时并不作明确的区分。大致说来,在八十年代,“国际化”“一体化”用得较多,九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化”逐渐成了普遍的用语。
不论是八十年代的“国际化”“一体化”,还是今天的“全球化”,都非常强调金融的纽带作用。所不同的是,“国际化”“一体化”常常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安排生产(直接投资)联系在一起,“全球化”则和短期资本流动、证券投资联系在一起。所以,现在谈论“经济全球化”,基本都是以“金融全球化”为核心。
至于何谓金融全球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们以为,金融全球化似乎这样表述较为合适,即: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表述之下,有三个要点需要强调:其一,金融全球化不仅是一个金融活动越过民族国家藩篱的过程,而且是一个风险发生机制相互联系而且趋同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金融活动的风险属性,亦即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其二,从主体上来说,这一过程固然很强地反映了若干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和英国)和国际经济组织(例如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意向,但主要是无数私人资本通过市场的逐步一体化而推动的。这意味着,金融全球化是一个逐步削弱民族国家经济权利的过程;无论是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对发达国家,概莫能外。其三,它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范围上是逐渐扩展的,在程度上是不断加深的。
二、一个自然的、不可逆的历史过程
导致金融全球化的因素可归纳为三类。其一是实体经济因素。这指的是诸如贸易、直接投资(实业投资)、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其二是金融技术因素,这主要归因于60年代以来风起云涌的金融创新。其三是经济制度因素,这主要指的是80年代以来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
促成金融全球化的实体经济因素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1950~1997年,全球生产才增长了5倍多,而同期的全球贸易则增长了15倍多。贸易的增长超过生产的增长,表明对外贸易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大,表明各国的生产越来越多地面对全球市场。
从全球直接投资来看,1950~1997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近20倍,超过了国际贸易的增长。与单纯的金融资本的流动不同,直接投资是一种生产资源的转移,是整个生产设备、资本品、生产技术和销售市场的转移。这种实物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对提高全球的资本生产率起着重要作用。直接投资的增长,使得外国直接投资逐渐成为影响各个国家国内投资的重要力量(表1)。1995年,外国直接投资占国内投资的比重,发达国家平均为8.6%,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2.5%。更重要的是,全球直接投资的增长,表明国际分工日益超越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以现代工艺、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功能分工,发展到产业内部的沿着生产要素界限形成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