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导学案【课程标准】自读、1分钟了解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掌握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表现、特点和缓慢发展的原因,认识由于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的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结果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学习重点、难点】自读、1分钟重点:在明清两朝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难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后为何不能像西方那样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知识结构】 整体感知: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抑商与禁海世界领先封闭落后在明清农耕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出现了新生产关系的萌芽,然而禁海闭关与抑商等政策阻碍了它的发展,中国逐渐失去了世界领先的地位,落后于世界潮流并最终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自主学习】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自主学习下列各题,预计用时10分钟)(勾画课本记忆)材料一: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资料来源: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明朝主要经济分布图材料二:以余所知,浙东、闽南、广东、广西,及江西、安徽,岁种再熟田居其大半,近闻两湖、四川在在亦渐艺此。——《江南催耕课稻编》李彦章(清·道光)材料三:山东济南,“远方之货至,富人争市以博利”。——《明文奇赏》卷二四引王维祯《赠济南太守项君序》【探究】阅读上述材料以及教材P26—27材料和三幅图片,分类概括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概括,让学生掌握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表现:农业方面:(1)耕地面积扩大。(2)双季稻得到推广。(3)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4)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推广。手工业方面: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商业和城市方面:(1)商品流通扩大,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活跃。(2)出现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3)工商业市镇兴起。明清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保持领先地位。二、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材料一:……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蒋以化《西台漫记》材料二:明万历苏民无集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苏州府志》材料三:(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永禁机匠叫歇碑》材料四:两种极不相同的商品所有者必须对立和发生接触;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资本论》【探究】材料一至三中苏州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怎样一种新现象?请运用这四则材料证明你的观点。新现象: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证明:“大户张机为生”,靠手中资金、生产资料购买劳动力,剥削增殖财富,“小户趁织为活”“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说明工匠完全脱离土地,失去任何生产资料,只能靠受雇出卖劳动力为生。“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什百为群,延颈相望”,显示了当地已形成劳动力市场。机户雇佣工匠“计日受值”,雇佣关系已经形成。资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所有者(机户)和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机工)在市场相遇,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阅读教材该框题下文字,作答记忆下列问题(5分钟)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基本特征是什么?具体有何体现?要素:①为购买增殖的商品生产;②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③工场手工业的经营形式。特征:表现:①明中后期苏州的丝织业;②明中后期江西景德镇瓷业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自选拓展〗苏州丝织业如何体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三、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雍正耕织图》【探究】根据材料二,雍正帝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根据是什么?关系:农本商末,重农抑商。依据:他认为,农业为人民生活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阅读第28-29页课文自主完成勾画并记忆下列问题。6分钟后检查一、重农抑商:1.说出明清阻滞新经济成长的因素?①;②;③。2.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重农抑商?生: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苛税盘剥等手段。二、禁海: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禁海政策?禁海政策具体有何表现?是否完全禁绝?有何影响?原因:①根本原因(经济上):自然经济决定②思想上:统治者愚昧自大③军事政治上:防范外夷和沿海人民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形成抗清力量,危及自己统治。表现:拆船、禁止出海贸易等。没有。康熙年间曾一度开放海禁,至乾隆二十年(1757年)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影响:闭关政策虽然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具有在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卫作用。但是脱离,失去了、、的契机。四、近代前夜的危机阅读第29-30页课文,自主完成勾画并记忆下列问题。7分钟后检查1、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中国西方政治封建制度顶峰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经济农耕经济繁荣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对外关系闭关锁国越洋抢滩、海外殖民思想文化鄙薄科技,文化专制重视科技,思想解放【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小组讨论)互相讨论讲解15分钟后,组长整理本组答案,派人表述。10分钟检查结果材料一(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卖田地,或数市顷,或数百顷。——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依据是什么?1)a重本抑木;b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a清政府广设关卡,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征收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b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达标测试】明清两朝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发展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明中期以后,中国古代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其结果如何?(3)近代前夜中国经济的发展相对迟滞,其具体的原因有哪些?对近代中国有何影响?第一组图片:图1乾隆皇帝图2英国早期议会第二组图片:图3中国传统的织布机图4珍妮纺纱机第三组图片:图5旧私塾一景图图6百科全书派在辩论第四组图片:图7广州十三行远眺图8荷兰东印度公司商站【师生归纳】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不利因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小;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商业、手工业规模的扩大;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形成;农民极度贫困,购买力低;资本流向土地,影响了资本积累;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