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的研究成果

2025-04-27 00:06: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该同志多年从事林业科研、教学工作。主要从事林木蛀干害虫研究工作,近几年来曾远赴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陕西、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市、自治区进行林业科学考察,对中国主要林区有了第一手资料,并首次在西藏发现光肩星天牛的分布,引起西藏自治区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的高度重视。主持和参加多项研究项目,其中“农田林网光肩星天牛综合防治技术”,198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北方桑天牛种群生态学与综合治理”项目,1993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树种合作防御天牛危害的宏观模式”,1997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杨树天牛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2002年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杨树对天牛的化学防御机制研究,2005年获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7年荣获保定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1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首批);1994年被评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主持“面向21世纪高等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项目,2003年获得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著作:《清西陵地区自然资源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中国经济林树木原色图谱》(Ⅲ)、(Ⅳ),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参编著作:《河北树木志》、中国林业出版社;《河北工程造林》,中国林业出版社。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管理方面论文40余篇。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教改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攻关项目等研究课题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