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8月21日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日前表示,信托贷款2017年半年的增量创下了7年之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报道称2017年上半年信托贷款“狂飙突进”,与2013年有本质不同,位信托公司研究人士指出,2013年是银行表外业务扩张的时期,信托贷款大增只是一个缩影而已;2017年是在影子银行表外融资向银行表内融资转变的大格局下,一些其他社会融资渠道萎缩,倒逼信托非标融资增多。
监管层人士认为,大量开展通道业务,既不利于金融去杠杆,也不利于信托公司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信托公司特别是大型信托公司要合理调整通道业务的展业节奏,某央企系信托公司在近期制定的五年计划中,已大幅缩减未来通道业务新增规模。
根据相关规定,保险资金在投信托产品时,不仅对发行产品的信托公司有资格要求,还规定只能投资集合信托,且“向他人提供贷款不得超过其管理的所有信托计划实收余额的30%”,“量减”则是行业规模可能会有所缩减,但挤出泡沫、消除套利、抑制杠杆,有利于让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
信托业人士透露,其公司接受保险资金的额度已经用完,只好向其他信托公司“借”。但在展业过程中,不少信托公司也面临同样问题。随着信托行业整体接纳保险资金的额度紧俏,未来能增加的信托贷款规模料将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