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机和个人形象捆绑在一起,一直是老罗宣传手机的一个方法。而机如其人,如同老罗的鲜明个人风格一般,锤子手机也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就在近期,锤子手机官方宣传口号再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在发布之初,锤子手机在官网的宣传口号为“东半球最好用的智能手机”。后来由于“最好”等字眼和国家广告相关规定有所冲突,所以改为了“全球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机”。虽然随后依旧有所争论,但也渐渐平息。 口号一改再改 而就在昨天,在锤子官方网站上,Smartisan T1的口号再改。从“全球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机”变成了“我们眼中全球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机”,这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甚至有网友称,老罗这次“谦虚”了不少。 当然,罗永浩不愿意看到但他无法左右的客观事实还有很多。比苹果iPhone6上市对锤子可能造成更大影响的,是近期国内市场对锤子手机的各种不信任甚至敌对的氛围。比如,就在锤子科技满怀信心发布《锤子T1加速老化测试报告》不久,中兴跟着发布了名为《锤子T1手机老化试验报告粗解》(以下简称《粗解》)的报告,几乎就是砸锤子T1场子的。《粗解》称,“国标和YD标准规定电源键和侧键为5万次,T1报告中是1.5万次,如果是使用3年,每天只能用10次。要使用3年的同学,你准备好倒数了吗?”另外像什么跌落试验、挤压试验、振动试验、振动试验等,以《粗解》看,锤子手机根本就没法用,简直就是一“手机锤子”。 这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两个月前“锤子手机良品率仅60%”的传言。尽管罗永浩以各种方式为自己和自己的产品辩护,甚至与载乐网络科技创始人王自如搞了一次前无古人的现场PK网络直播,引起海量围观,但这都未能赢得多少加分,某种程度上反而产生负面效果,导致锤子科技和罗永浩处于更加不利境地。 如果被黑的多了,就必须想想这种“黑”是不是真有道理。罗永浩和他的锤子手机招来大量吐槽,可能真的是他和他的产品存在问题。对于良品率低和产能跟不上的问题,罗永浩将原因归结为“产线欠磨合”、“工人装配操作不熟练”、“品控标准没有统一”等因素,这引发其代工厂富士康的不满。被罗永浩激怒的富士康决定将锤子手机“赶出廊坊工厂”,生产线交由北京富士康接手。代价就是锤子T1的量产时间将延迟至10月初。 关于这件事罗永浩的说法 针对这一事件,罗永浩随后回应称“我们从来都不会谦虚的,这两次的“被改动”完全是因为我国现行的落后的、糟糕的广告法。等我有空做了人大代表,会积极推动促进中国广告法的改革,为中国的企业能够合法吹嘘自己的产品尽一份厚重之力”。 所以综合来看,此次的宣传语再改,应该还是上一事件的持续影响,和近期的苹果手机发布以及“优酷王自如约架”并无太大联系。而至于“宣传语口号是否合适”每个人相信都有自己的答案。 这一次iPhone6来了,按道理来说是否锤子手机将变成第三好用的手机了呢?显然不是,这一次锤子手机的宣传口号变成了:我们眼中全球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机。不得不佩服机智的老罗。 跟代工厂搞不好关系,既暴露出罗永浩在公关上的不成熟,也凸显出他及其带领的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在发展战略上存在致命短板。有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一款WCDMA 3G产品,随着量产时间的数月延迟,罗永浩和他的锤子手机将面临资金链风险——推迟上市要退还订购者的预付款,再加上补偿,锤子未来的现金流考验将会逐步加大;融资风险——经过前两轮融资,锤子融得不足3亿元资金,而锤子手机20万台订单可能要投入超过这个数,资金有缺口,以锤子目前的糟糕状况,再融资恐怕不那么容易;产品迭代风险——按照锤子手机融资额计算,罗永浩如完不成20万台左右的销售订单,锤子手机下一代新品将无从谈起,对于锤子用户来说真的会成为“一锤子买卖”;销售风险——比苹果iPhone6稍晚或者同期上市,这会让多少“锤粉”叛逃呢,答案对锤子而言显然非常不乐观。 有人说,锤子手机在初期所遇到的供货不足、产能爬坡、良品率低等问题,这是新品手机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但这并不能成为罗永浩为他和他的锤子手机开脱的借口,毕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吹过的牛负责。批评罗永浩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说他忽视了手机其实还是一个传统制造行业,而非单纯互联网产品的现实,这也是罗永浩从情怀到商业化付出的代价,这没错,但罗永浩最该批评的地方还在于他急于求成,以及对他自己标榜的工匠精神的背叛。 工匠精神,其核心价值即对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这是需要扎扎实实干并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锤子想一夜成名,一开始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既然以苹果为榜样,为什么不想想苹果是怎么走到今天的。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像日本企业那样培养自己的“职人精神”,从根本上完成精神蜕变,这才是罗永浩和他的锤子该走的路。 但在文字上取巧真的能为锤子手机的市场带来好运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