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湖广行中书省),为直属元朝的一级行政区,简称“湖广”或“湖广省”,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鄂州行省、潭州行省、湖广行省。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荆湖等路行中书省,因拟取鄂州而别称鄂州行省。至元十四年(1277年),并鄂州行省入潭州行省,治所长沙。至元十八年(1281年),迁省治到鄂州,治所武昌(今武汉武昌)。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更昭陵为邵陵,移郡治于资江北岸。
唐代设邵州,与邵阳县在今城区同城而治。
宋崇宁五年(1106年),分邵州西部置武冈军。
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理宗赵昀登极,用年号命名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元代设宝庆、武冈2路。
明初设宝庆、武冈二府,后降武冈为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境内各县隶湘江道。
民国十一年(1922年)直隶于省。
民国十七年(1928年),宝庆县复名邵阳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在邵阳县城设置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设置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同时建立邵阳市,隶邵阳县。11月,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行政专员公署。
1950年7月,邵阳市升格为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