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青花瓷的图案纹饰在绘画技巧上与成化朝相同,但布局纹饰比成化朝更为纤巧细柔,舒展流畅。后仿的弘治瓷纹饰常见有三种:一是婴戏纹,二是海水龙纹,三是缠枝葡萄纹。下面是景德镇王掌柜简单总结的明弘治瓷器的几个特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胎质与成化时相同,修胎规整纤巧。
第二,釉面肥腴滋润,洁白光亮(白色居多,也有的白中闪灰色)。
第三,纹饰线条纤细、舒展,比成化时更为柔和秀逸。
第四,盘有踏底现象。由于器底整个收缩下凹,使器里圈足承托处微显凸露。
第五,圈足处理光滑圆润,足墙比成化时略矮,内墙直立,深浅不一。官窑盘碗之类和成化时基本一样,亦有“器足双边线”的特征。
第六,器足底釉面色调,由初期的白色逐渐转变为灰色,后期则为“亮青釉”。
第七,款识虽沿用旧制,但字体趋于清秀,笔划纤细柔和。以楷书为主,字体小而规整。有四字或六字两行竖写款。
明弘治青花瓷的款识沿用旧制,以四字“弘治年制”或六字“大明弘治年制”两行竖写楷书款为主,字体更加清秀,小而规整,笔画纤细,一改成化时挺拔苍劲的风格。其中“弘”字的“弓”与“厶”隔得比较近,在这一点上,后放款则显得笔画疏远。“治”字三点水多低于“台”字。款识外带有双圈。民窑器物上有写干支款和纪年铭文的,但人名款和吉语款较常见,人名款有“XX自造”等,吉语款有“”“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或加双圈边饰,或无边饰,书写多不规范。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