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学这么多年来,我也算是做过大大小小各种志愿者挺多次了,至于说“去医院当志愿者”,那么大概就不是去各种学术会议做接待场务之类的活。应该是在医院帮忙做“导医”相关的工作,拿我们医院为例,志愿者活动,每年的寒暑假都会开展,招收的是中学生及大学生。主要职责是引导患者,包括:给就诊者指路,教他们自助挂号机使用,为不懂流程的就诊患者指引。
志愿者们上岗也会进行一定的培训。也会在医生的带领下参观医院,了解各部门的运作和职责,所以呢,来医院做志愿者不一定能学到多少医学知识。但是好处是能学到如何就诊,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如果哪天自己或亲人朋友想要看病的话,可以带他们从预约到就诊到检查等一系列流程都会非常熟悉。确实能够有效的提高就诊效率。
志愿者们上岗也会进行一定的培训。也会在医生的带领下参观医院,了解各部门的运作和职责,所以呢,来医院做志愿者不一定能学到多少医学知识。但是好处是能学到如何就诊,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如果哪天自己或亲人朋友想要看病的话,可以带他们从预约到就诊到检查等一系列流程都会非常熟悉。确实能够有效的提高就诊效率。
对志愿者而言:
(1)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传播爱心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2)“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帮助病人,既扩大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又丰富生活体验。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3)提供学习的机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病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
遇到病人争着抢着跟在医生后面眼巴巴的看着,用笔用心记录,虚心学习,医院病人多,每天早晨查房时,拿好笔记本跟在查房大夫后面认真听,认真记,生怕有遗漏,门诊时,站在大夫跟前,认真听大夫如何诊断,恨不得一下全部学会。
见到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要叫老师,学校有老师,到了医院,不管人家有没有教你,都要叫老师,一方面显示自己有礼貌,另一方面,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有机会愿意教你一些诊断方法和护理常识,这些都是书里面学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