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出现压制寡妇改嫁的价值观是在明清时期才有的,在明清时期之前,我国古代的对于男女之事还是比较自由的,虽然女性地位低,但是并没有压制女性改嫁的价值观。压制寡妇改嫁的事情,主要是明清两代才出现的事情,因为那个时候受儒家思想的文化熏陶,再加上当时的生活比较稳定,农作物基本上生产已成规模,所以不会经常出现粮食不足的现象也就不是很需要大量的劳作人口,生活一旦起来了,那么制度必然是跟之前的要有所不同,因此也就出现了压制寡妇改嫁的价值观,一直都是要求寡妇不能再嫁,或者是再嫁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其实我们如果有去了解历史的话,在明清两代之前,对于男女的这种婚姻来说,相对还是比较自由,更别说是对于寡妇而言了,既然丈夫已经死了,只要为他守节之后,还是可以随意再嫁的。我们看三国的时候,基本上很多人都是去那些已经结了婚的妇女,都没有太多的顾虑,没有太多的要求,像曹操,刘备,曹丕,这些人都是曾经娶过已经结过婚的女子的,他们之前的丈夫战死,后来自己被其他人迎娶。所以在当时看来,这些寡妇其实跟大部分妇女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没有收到压制。
但是为什么在明清的时期就不一样了,在重视人口的古代,为什么这个时候会出现压制寡妇改嫁的价值观呢。其实就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已经是得到空前的提高了,那个时候的耕作技术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不需要太多的劳作的人,很多人也从事了别人事业。因此朝廷到了一个档次,律条自然也是需要得到提升的,所以才有了各种规定寡妇改嫁的条文,为的就是限制这些寡妇的改嫁,为自己的丈夫守节一生,所以导致明清的很多女性都是抑郁而终的,因为后半生基本上都是一个人过的,没有什么人陪伴自己的,即便有自己喜欢或者是喜欢自己的人,也不能在一起。
所以在那个时候开始,寡妇才成为了一种被人歧视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