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朱元璋正式创立大明帝国。和历史上哪家皇帝都一样,朱元璋也希望着自己的大明王朝能够千秋万代,永不凋零。平时朱元璋除了每天处理政务之外,基本上就是想着怎么能够使大明王朝,延续万年不断。因此他让刘伯温去斩了各地的龙脉,尽管最终还是放没能斩断长白山的龙脉。
话说斩了龙脉之后,朱元璋还是不放心。于是,有一次朱元璋,就委婉的请教足智多谋的刘伯温,想让他算一算自己的大明公司到底能延续多少年?
刘伯温大家都知道,正史上他称是著名的政治军事家,也是一个文学家。朱元璋把他尊称为刘邦手下谋臣张良一般。而民间多把刘伯温与三国演义中半人半神的诸葛亮相提并论,都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更神奇的是刘伯温还被传言为一个著名的预言家。
刘伯温掐指一算,就知道千秋万代肯定是做梦,所以刘伯温对朱元璋说:“大明王朝的将会到万子万孙之后。”朱元璋一听非常高兴。他欺负朱元璋是一个文盲,还就出了一个谜语,而这个谜语就是刘伯温所著的《烧饼歌》。烧饼歌中关于明朝有这么几句话:“谁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忠臣贤士尽沉沦,天启其衷乩更纷。纵有胸怀光坦白,乾坤不属旧明君。”
这些诗句看起来是大明会千秋万代,实际上却暗藏奥秘。
如今我们再来看刘伯温的预言,发现居然神奇的符合了历史,万子万孙只的便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万历皇帝的年号。而那“八千女鬼乱朝纲”讲的便一个字“魏”,而“忠臣贤士尽沉沦”讲得便就是这魏忠贤了。
当然预言归预言,只不过是一场历史的牵强附会罢了。我们还必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魏忠贤。
那么按理说魏忠贤应该是乱臣贼子,为什么又说“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呢?”,这句话又是来自哪里呢?
魏忠贤的确在历史上被骂的很惨。他也做过许多残害忠良的事情,作为一个宦官,他勾结上皇乳母客氏,扰乱朝纲,曾经一度成为大明朝真正的掌权人。也就是在他掌权之时,排除异己,不断的残害朝中士大夫一族,稳定自己的政权。因此受到了朝中东林党的猛烈抨击,东林党人非常期盼着能够灭掉魏忠贤。在崇祯皇帝上位后,东林党人不断上书启奏魏忠贤的死罪,崇祯也明白魏忠贤是自己掌控权力的最大阻碍,于是崇祯皇帝就这样将魏忠贤送上了死刑架。
然而崇祯13年3月份的一天,李自成带领着自己的起义军攻到北京,崇祯皇帝在这一霎那终于明白了,父亲对自己说的:“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崇祯皇帝在这一刻才明白对于大明朝来说,谁才是蛀虫,谁才是奸臣?崇祯皇帝的贴身太监曹化淳发出了“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感慨,也正是以为这句话让崇祯皇帝明白了是被谁玩死的。
大明并非亡在了金人的入侵,而是死在了自身的农民起义之下。魏忠贤死后,大明的国库慢慢空虚。而当时,西北地区接连大旱,朝廷又没有钱来资助。如果魏忠贤还在世的话,那些官员商家迫于他的压力,可能会出钱镇压,那么民变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小。所以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是的,因为当时明朝的大多数权利都在魏忠贤手里,他当时将明朝统治的井井有条,他被杀了之后,他的徒子徒孙四处作乱,导致明朝的江山崩溃,
这样的说法有道理,魏忠贤可以说是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他拉帮结派胡作非为,仗着权势无恶不作,导致了明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