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大撤退,40万英军为什么不反击?

2025-04-28 13:42:5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楼主你首先要搞明白敦刻尔克撤退的目地。(1)德军采取了迂回战术,避开了马其诺防线,致使英法联军之前的战争准备计划彻底落空。
(2)德军的闪电战(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快速推进),致使英法联军的兵团集群被分割、包围,战场形势非常不利。
(3)德军占据了绝对的空中优势,掌握了战场上空的绝对制空权。

在以上三点的共同作用下,如果英法联军再不进行及时、有效(有组织)的总退却,必然会遭到德军的全歼。那抗击德国入侵的就只剩下童子军了(童子军是英国半军事化的少年组织)。这不仅对于当时的战局,甚至对于之后二战整体的态势发展也非常不利。对于英国而言,如此惨重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尽管英军失去了大量的装备和军需物资,但保留下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官兵,这是一批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作战英勇的精锐官兵,四年后在诺曼底登陆的英军中,这些人无疑是绝对的中坚骨干力量。 对于楼主所说的反击就完全无厘头了,既然要撤退并且希特勒阻止了装甲部队的追击那又何来反击呢,难不成再打回去等待全歼?

回答2:

1、首先要搞明白敦刻尔克撤退的目地。德军采取了迂回战术,避开了马其诺防线,致使英法联军之前的战争准备计划彻底落空。德军的闪电战(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快速推进),致使英法联军的兵团集群被分割、包围,战场形势非常不利。

2、德军占据了绝对的空中优势,掌握了战场上空的绝对制空权。在以上三点的共同作用下,如果英法联军再不进行及时、有效(有组织)的总退却,必然会遭到德军的全歼。那抗击德国入侵的就只剩下童子军了(童子军是英国半军事化的少年组织)。

3、这不仅对于当时的战局,甚至对于之后二战整体的态势发展也非常不利。对于英国而言,如此惨重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尽管英军失去了大量的装备和军需物资,但保留下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官兵,这是一批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作战英勇的精锐官兵,四年后在诺曼底登陆的英军中,这些人无疑是绝对的中坚骨干力量。

回答3:

楼主你首先要搞明白敦刻尔克撤退的目地。(1)德军采取了迂回战术,避开了马其诺防线,致使英法联军之前的战争准备计划彻底落空。
(2)德军的闪电战(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快速推进),致使英法联军的兵团集群被分割、包围,战场形势非常不利。
(3)德军占据了绝对的空中优势,掌握了战场上空的绝对制空权。
在以上三点的共同作用下,如果英法联军再不进行及时、有效(有组织)的总退却,必然会遭到德军的全歼。那抗击德国入侵的就只剩下童子军了(童子军是英国半军事化的少年组织)。这不仅对于当时的战局,甚至对于之后二战整体的态势发展也非常不利。对于英国而言,如此惨重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尽管英军失去了大量的装备和军需物资,但保留下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官兵,这是一批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作战英勇的精锐官兵,四年后在诺曼底登陆的英军中,这些人无疑是绝对的中坚骨干力量。 对于楼主所说的反击就完全无厘头了,既然要撤退并且希特勒阻止了装甲部队的追击那又何来反击呢,难不成再打回去等待全歼?

回答4:

你首先要搞明白敦刻尔克撤退的目地。
(1)德军采取了迂回战术,避开了马其诺防线,致使英法联军之前的战争准备计划彻底落空。
(2)德军的闪电战(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快速推进),致使英法联军的兵团集群被分割、包围,战场形势非常不利。
(3)德军占据了绝对的空中优势,掌握了战场上空的绝对制空权。

在以上三点的共同作用下,如果英法联军再不进行及时、有效(有组织)的总退却,必然会遭到德军的全歼。那抗击德国入侵的就只剩下童子军了(童子军是英国半军事化的少年组织)。这不仅对于当时的战局,甚至对于之后二战整体的态势发展也非常不利。对于英国而言,如此惨重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尽管英军失去了大量的装备和军需物资,但保留下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官兵,这是一批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作战英勇的精锐官兵,四年后在诺曼底登陆的英军中,这些人无疑是绝对的中坚骨干力量。
反击就完全无厘头了,既然要撤退并且希特勒阻止了装甲部队的追击那又何来反击呢,难不成再打回去等待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