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点介绍了有关故宫的哪些方面的内容

2025-05-01 12:23:4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我给一个详细的教学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知识目标:
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能力目标:
1、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以及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文章总体结构:总—分—总.
难点:
(1)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导入新课,初识故宫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的一些图片,在这些图片的放映中来进行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图片中是什么地方吗?没错,就是故宫.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呢.那么,故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有哪些精美的建筑?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作者黄传惕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建筑规模与层次井然的结构布局吧.
(图文并茂的导入从视觉和听觉上引起学生对本文的兴趣,接下来我将带领学生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并检查预习情况.)
1、作者黄传惕(1934-)湖南省平江县人,主要作品《故宫博物院》、《天安门颂》、《北京,我心中的城》、《绿色的希望》等.
2、同学们,以下几组词需要注音,现在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准备,看谁能当小老师,带领同学扫清文字障碍.
金銮(luán) 殿 蟠(pán)龙 鎏(liú)金
玉玺(xǐ) 妃嫔(pín) 湛(zhàn)蓝
上谕(yù) 傀儡(kuǐlěi) 翊(yì)坤宫
修缮(shàn) 击罄(qìng) 诏(zhào)书
(二)整体感知,走进故宫
在这一环节我将出示导读目标,学生根据导读目标自由诵读全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标明作者参观路线途中的各景点,并加以思考.
导读目标:
1、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总体特点是什么?
2、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
3、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三)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明确空间顺序.
1、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
2、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3、学生默读课文,通过学生自主悟读课文,结合导读目标,从整体上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初步领会说明文文体的特点.
4、选一位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天安门 端门 午门 汉白玉石桥 太和门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广场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 顺贞门 神武门
(四)合作探究,游览故宫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四人一小组就下列问题合作探究:
1 、一边默读一边画出参观故宫的行踪路线,并思考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根据课文填写课后练习一
2、文章重点写的是哪一处建筑?
3、哪些段落是向我们介绍太和殿的?是怎样介绍太和殿的?
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多媒体显示太和殿内景.
1、学生齐读5~8段.
2、学生精读5~8段,思考: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3)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同桌之间交流,选两位同学回答.
明确:
(1)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2)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3)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重寻作者行踪,带领全班同学参观故宫.
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景山
根据刚才我们所游览的路线,回归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先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接着带领我们游览了四大门,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和景山,其中详细介绍了太和殿.最后,作者再次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强调其艺术特点.从中我们可知,本文运用了空间顺序描写.
4、说说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其作用?
(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回答2:

第一部分【1.2段】概括说明故宫位置,历史和总的建筑特点。 第二部分【3-15段】分别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建筑。 第三部分【16段】从景山鸟瞰故宫,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

回答3:

珍妃井位于北京2113故宫宁寿宫北端的贞顺门内,原为宫5261中普通水井。4102井眼上置井口石,石两侧凿1653小洞,用以穿入铁棍上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京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仓惶西逃。临行之前,慈禧太后将幽禁在景祺阁北小院的珍妃召至颐和轩,命太监崔玉贵等人将她推入贞顺门内井中溺死。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銮驾回京,珍妃被追封为贵妃,其家人获准将尸体打捞出来,安厝于西郊田村,后葬于清西陵的崇陵妃园寝。清末宣统皇帝逊位后,珍妃之姐瑾妃在井北侧之怀远堂东间为珍妃设小灵堂,立牌位,以示哀悼。后称此井曰珍妃井,沿称至今。井上有井口石,中有铁棍锁之,禁用。现仍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