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带正电荷的物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电荷和电子分别是怎样转移

2024-12-04 05:24:2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带正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后:电子由不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带正电物体上一部分。

带正电的物体与带负电的物体接触后:电子由带负电的物体转移到带正电物体上一部分。

物体吸引有两种情况:

一,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二:一物体带电,一物体不带电。

两个带电物质之间会互相施加作用力于对方,也会感受到对方施加的作用力,所涉及的作用力遵守库仑定律。电荷分为两种,“正电荷”与“负电荷”。带有正电荷的物质称为“带正电”;带有负电荷的物质称为“带负电”。

假若两个物质都带有正电或都带有负电,则称这两个物质“同电性”,否则称这两个物质“异电性”。两个同电性物质会相互感受到对方施加的排斥力;两个异电性物质会相互感受到对方施加的吸引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扩展资料

电荷量公式:

Q=It(其中I是电流,单位A,t是时间,单位s)

Q=ne(其中n为整数,e指元电荷,e=1.6021892×10^-19库仑)

Q=CU (其中C指电容,U指电压)

库仑是电量的单位,符号为C,简称库。它是为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库仑而命名的。若导线中载有1安培的稳恒电流,则在1秒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量为1库仑。

库仑不是国际标准单位,而是国际标准导出单位。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量库仑(元电荷),也就是说1库仑相当于6.24146×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总量。最小电荷叫元电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荷

回答2:

带正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后:电子由不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带正电物体上一部分!

带正电的物体与带负电的物体接触后:电子由带负电的物体转移到带正电物体上一部分!

物体吸引有两种情况:

一,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二:一物体带电,一物体不带电。

两个带电物质之间会互相施加作用力于对方,也会感受到对方施加的作用力,所涉及的作用力遵守库仑定律。电荷分为两种,“正电荷”与“负电荷”。带有正电荷的物质称为“带正电”;带有负电荷的物质称为“带负电”。

假若两个物质都带有正电或都带有负电,则称这两个物质“同电性”,否则称这两个物质“异电性”。两个同电性物质会相互感受到对方施加的排斥力;两个异电性物质会相互感受到对方施加的吸引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扩展资料: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静止电荷在周围空间产生静电场,运动电荷除产生电场外还产生磁场。因此静止或运动的电荷都会受到电场力作用,只有运动电荷才能受磁场力作用。

一个实际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不仅与带电体本身有关,还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精度的要求。点电荷是建立基本规律时必要的抽象概念,也是把分析复杂问题时不可少的分析手段。例如,库仑定律、洛伦兹定律的建立,带电体的电场以及带电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试验电荷的引入等等,都应用了点电荷的观念。

电荷有正、负之分,于是电力有排斥力和吸引力的区别,质量只有一种,其间总是相互吸引,正是这种区别,使电力可以屏蔽,引力则无从屏蔽。爱因斯坦描述了质量有随运动变化的相对论效应;而电子、质子以及一切带电体的电量都不因运动变化,电量是相对论性的不变量。

电荷具有量子性,任何电荷都是电子电荷e的整数倍 ,e的精确值(1986年推荐值)为: e=1.60217733×10^-19库质子与电子电量(绝对值)之差小于 (10-20)e,通常认为两者的绝对值完全相等。电子十分稳定 ,估计其寿命超过1010亿年,比迄今推测的宇宙年龄还要长得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荷

回答3:

带正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后:电子由不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带正电物体上一部分!
带正电的物体与带负电的物体接触后:电子由带负电的物体转移到带正电物体上一部分!

回答4:

带正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后:电子由不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带正电物体上一部分。

带正电的物体与带负电的物体接触后:电子由带负电的物体转移到带正电物体上一部分。

物体吸引有两种情况:

一,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二:一物体带电,一物体不带电。

两个带电物质之间会互相施加作用力于对方,也会感受到对方施加的作用力,所涉及的作用力遵守库仑定律。电荷分为两种,“正电荷”与“负电荷”。带有正电荷的物质称为“带正电”;带有负电荷的物质称为“带负电”。

假若两个物质都带有正电或都带有负电,则称这两个物质“同电性”,否则称这两个物质“异电性”。两个同电性物质会相互感受到对方施加的排斥力;两个异电性物质会相互感受到对方施加的吸引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回答5:

只有负电子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