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日本女人穿的和服,在背后通常都有一个像“枕头”一样的东西,这个东西到底是干嘛的?网上流传着很多段子,说这是为了睡觉方便,取下来就可以当枕头,也有说是在做某事的时候垫在腰下的。首先,那个背后的小包包,根本不是包,只是宽腰带在后边打的结,自然也就不会装什么东西了。
那么,日本和服的背后为什么要打这么一个大大的结呢?这还要从400多年前说起。
当时,正是日本的丰臣秀吉当政的时候,有很多的海外传教士远渡重洋来到日本,这些传教士穿的是长袍子,外边用一根绳子状的带子系住。日本女子赶时髦,觉得这样的办法很洋气,就纷纷模仿,最初只是将编成绳子状的带子,层层缠在身上而已。这是名古屋绳带与博多绳带的起源。后来,到了江户时期,改为了宽腰带。本来也只是三、四公分宽的腰带,后来渐渐加宽,成为今日需折两半缠在腰上的腰带。但是这种缠法会隐没女性的婀娜的身材,变成上下一般粗的圆柱形身材,于是日本女人们想出了在腰带上打结的方法,并且尽量让打结靠近胸部,以强调曲线。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因为日本人口中大多都属于“大和”民族,故取其名。和服除了保暖、护体外,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女性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腰部还配有漂亮的宽幅带子,简直就是一种艺术品。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
日本女子赶时髦,觉得这样的办法很洋气,就纷纷模仿,最初只是将编成绳子状的带子,层层缠在身上而已。这是名古屋绳带与博多绳带的起源。后来,到了江户时期,改为了宽腰带。本来也只是三、四公分宽的腰带,后来渐渐加宽,成为今日需折两半缠在腰上的腰带。不过由于日本人基本上都使用宽腰带,系成蝴蝶结以后,根本就无法劳动和工作。为了方便自己的生活,这种蝴蝶结被转移到了腰后,这被称为锦结。锦结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而且诞生了日本特有的锦结文化。
慢慢的,这种腰结就此流行开来。因为形状类似日本的鼓,也被称为“太鼓结。”别小看这个腰结,里面虽然什么东西都不装,也很有学问的,在内行人眼中,能看出穿着人的出身。穿和服时,日本女人通常不能戴其他闪闪发光的首饰。另外,和服下摆的风花水月花纹,走动时会如何摆动、会增添多少女人的韵味,都是经过细心研究后才被设计出的。在这些花纹上,又该系上何种颜色或花纹的腰带与绳带,也是一门非常大的学问。所以后来日本和服后面都有个包包。无论是婚礼、葬礼或是节日庆典、毕业典礼,大场合之上,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和服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