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地突破困境是有“魔术”的,下面这几种“魔术法”很适用:
1.积极面对困境要积极地面对困境,不逃避。
什么叫积极地面对困境呢?这个世界并没有失败,所谓失败,只是暂时停止成功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应知道:“天无绝人之路。”
马罗丝女士12岁就得了风湿性关节炎,40多年来,她差不多每天都在与病魔搏斗。已经严重到讲一句话都要休息的地步。像这样的困境,她竟然能够乐观地去面对,而且还跟主治医师打趣,让主治医师都十分佩服。
最令人感动的是,她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用了3年时间,录制完了“生命之歌”这样一套录音带。
可见她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她就是想把自己的经历,过去的困境,奋斗的过程及她对生命的感受,流传给后人,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去面对她的困境。因此,有人说“艰苦的岁月绝不长久,对一个不屈不挠的人,它很快就会离你而去。”
2.分享经验要乐意与你的朋友分享失败的经验。
美国最有名的一位建筑师汉瑟,赚了大量的钱,可是因为一次错误的设计,赔光了他过去所赚的所有的钱,他的公司也宣布破产。他感觉前途渺茫,毫无目标地开车乱跑一通。当他到华盛顿地区的广场时,无意间撞到了一个人,那个人本来很生气,不料抬头一看,却说:
“啊!原来是我的好朋友,汉瑟先生!你怎么会来这里呢?”
汉瑟说:“哎哟!说来难为情啊!”
朋友说:“没关系,你讲吧!有什么问题呢?”
汉瑟说:“我公司破产了!”
这位朋友说:“破产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说:“5年前我也破产了,我现在不是又爬起来了啊!来……我请你喝杯咖啡,我告诉你我破产的经验。”
两人一聊,结果,竟然聊出了很具体的结论——原来破产的人必须要找人去分享,才能够从破产里面超越!所以两个人立即决定成立一个“失败者联谊会”。联谊会规定,加入的人一定要破产过。而且这个联谊会里,还格外规定每个人必须成为别人的老师,要极为坦诚地,乐意地分享他的经验,让其他人能够知道怎么样重新再来。
3.万事不怕开头难万事起头难,每个新的一步都是新困难的开始。我曾经听过一则和这个道理相近的物理定律——让一个球开始滚动,远比保持这个球继续滚动所需要的力量更多。这个定律在我们的人生和梦想上也同样适应。第一步往往是最困难的,它需要更多的勇气。
成功是不断推进的,你不可能一步登天,成功需要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稳健地前进,但是当你越接近完成目标的阶段,你的脚步似乎也会越来越快。
按部就班地走在成功之道上的好处是:当下一步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也已经作好了准备。
当你渐渐长大成人,你的想法也会越来越落实,你和你的想法会一起成长。
但这并不表示一个成功的人就会一帆风顺。总而言之,一个原本成功的人会失败无非是以下两种原因:
(1)这个人过度地膨胀他的才能,也就是说他开始追求他梦想以外的事物。
(2)这个人对市场状况的判断错误,过度扩充财务,或滥用资源。
后者为商业上的技术错误,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可能碰到,但大部分的人可以借助一名优秀的财务顾问,减少这类的错误。
第一种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这是个人发展策略上的错误——追求不属于你的东西,或误认自己存在的意义。这表示你的视觉焦点已经在人生规划上模糊了。
倘若你曾经在成功时遭受挫败,那么建议你想一想以上这两种情况。
4.把失败当成通往成功的阶梯许多的成功人士,在他们的生命中都有一、二次严重的挫败,而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将失败视为通往成功大道必修的学科。可举几个例子:
(1)科学家在成功地发现某种元素或法则之前,往往会先经历一连串失败的实验。
(2)演员经常会说,在他们获得第一次演出机会前,有无数次试镜失败的经验。
(3)顶尖成功的企业家也常遇到挫折,有些人甚至曾经面临财务危机或破产的问题。
(4)手艺高超的厨师都清楚,在他们学习烹任的过程中,曾经烧焦过多少锅子,或苦于调配不出某种可口的调味料。
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我们是否失败,重点是我们不在挫败之中停留,不坐以待毙。只要不放弃,我们就不算真正失败。
投手和打击者都可能出现低潮,但他们还是继续打球、不轻言放弃。
投资者也有失误的时候,而且市场随时有不景气的可能,但他们还是寻求商机,继续投资。
销售员十有八九会吃闭门羹,但他们不放弃,继续拜访第十一位客户。
不要以为你田园里的石头是搬不动的,事实上只要你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或偶尔借助他人的力量,你一定可以将那些石头移走。
倘若“需要”是发明的原动力,那么“失败”就是成功必经之路,而在逆境中经得起考验是达到成功的不二法门。
当一个人走霉运时,怎么样才能扭转局面,试试这4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