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也许是头胎的母猪。其实大肠杆菌有很多型,疫苗解决不了全部,产下来就腹泻,1~2小时就脱水死亡,那就真的很严重了,治已病还真很难说,同一个处方,对不同母猪的仔,效果上都有很大差异。不知你的环境怎样?换一个环境,也许会意想不到。在治疗上我只能提两个建议,一是母仔同治,而且护理好母猪可能更重要,二是对仔猪补电解质和多维,并用山崀菪碱(人用的654-2注)每头5毫克左右(敏感的抗生素还是要用)口服肌注均可,也有人用阿托品,剂量是上药 的十分之一或略高,以抑制肠蠕动来减少脱水,同时还能改善微循环而提高存活的几率。在预防上,做好母猪的产前产后的药物保健,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很重要。如果是病毒性的,做疫苗就是关键了。
猪的胚胎期肠道处于无菌状态,出生时通过产道获得母体的微生物,接触环境时获得环境微生物。24小时后肠道菌系主要是双歧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消化球菌、肠球菌、小梭菌、真细菌、酵母菌等。如寄居的大肠杆菌占优势,即造成了仔猪腹泻。刚出生一天的猪,要区别是奶粪还是黄痢,黄痢是由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造成生理性紊乱而引起的疾病。因此,控制大肠杆菌在肠道中的数量是关键。
控制仔猪大肠杆菌数量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给母猪在产前1个月和15天注射引起黄痢的大肠杆菌(K88、K99、P987)灭活苗,使母乳含抗大肠杆菌的抗体,通过母乳或血清被动保护;2、给母猪产前服用微生态菌制剂,如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芽孢杆菌、肠球菌等,抑杀大肠杆菌,改变肠道菌群比例或抗菌素,控制母猪和环境大肠杆菌,降低仔猪被污染率;3、给仔猪喂微生态菌制剂或有机酸,如乳酸、丁酸、延胡索酸、柠檬酸、醋酸或抗菌素抑制大肠杆菌;4、母猪产前控料防止母乳过浓或少乳、无乳;5、注意保暖,防止冷应激降低仔猪抵抗力和刺激胃肠蠕动加快,使未能消化吸收的营养物到后肠,造成大肠杆菌等大量繁殖;6、加强环境消毒,用常规消毒剂,如氯制剂、碘制剂、甲醛等抑杀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减少环境有害微生物对猪的感染。

上
小猪仔,刚刚生完,第一天就开始拉黄痢疾了,这个跟大猪的吃的食物有很大的关系的了,注意保暖以及给大猪的食物喂养情况,有必要看一下兽医。
仔猪拉黄痢疾是由于大肠杆菌引发的肠道疾病。一般发病范围一周以内的猪仔,初生猪仔还没完全适应环境,抵抗能力差并出现黄痢,发病急死亡率高,治疗和防控措施不当,严重影响猪仔成活率。造成仔猪出现此病因素有很多环境卫生,气候变化,温湿度,感染等情况都是诱因。饮水、饲料、排便等均可传播,一个发病整窝传染。
治疗方法:母猪喂白头翁散过奶治疗,仔猪喂杨树花口服液或仔猪保命液效果不错,不建议肌肉注射,刚出生一两天猪仔肌肉肉头薄,对肌注药物治疗吸收不理想。防控:母猪产前注大肠杆菌疫苗,产床及猪舍做好及时消毒工作,出生猪仔猪做好保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