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最主要的是受戒证,这是出家人的证明,表明身份,也是古时的“度牒”,居士在家人对皈依证,五戒证菩萨戒证,重视无比,这代表自己是佛门弟子的凭证。
按照出家修行的原则和追求的目的,是放下世间的名闻利养,看破远离不在被红尘假相缚缠,真正的有道德的高僧大德都是如此,而不是想方设法去包装,弄文凭和这种证明来显示自己身份,这和修行背道而驰!是在相上做!虽衣着袈裟,不过波旬子孙!
像近代大德高僧,上虚下云老法师,那个年代也没有任何的文凭和资格证明,却受到了清朝皇家两次御封护国禅师,就像金刚经里所说,佛陀认为你已经证道了阿罗汉,可是你自己内心不可以有这个念头,到处说“我已经是阿罗汉啦”,如果你作是念,你就不是真的阿罗汉!只是在名相上追求!
而你真的修为达到了一些层次,那从你对经解的认识上就能得出,从你对人事物的看法上就能了解,所说的有资格,是一些已经过来的大德的认可,而不是所谓的“包装”“名牌名片“!
就拿禅宗祖师禅来说,那种师徒的认证,和衣钵的传继,也不用别人认可的!
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证、僧职证、僧伽证是不同的证书,其区别如下:
1. 性质不同: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证是宗教性质的证书,而僧职证和僧伽证是佛教协会的证书。
2. 获得方式不同: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证需要通过宗教事务部门认证后才能获得,而僧职证和僧伽证需要通过佛教协会的考试获得。
3. 适用范围不同: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证适用于所有佛教寺庙和佛堂,而僧职证和僧伽证只适用于佛教协会管辖的范围内。
4. 意义不同: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证代表着持有者的身份和资格,而僧职证和僧伽证代表着持有者的职业等级和佛教修为水平。
总结,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证是宗教性质的证书,需要通过宗教事务部门的认证才能获得,适用于所有佛教寺庙和佛堂;僧职证和僧伽证是佛教协会的证书,需要通过佛教协会的考试获得,只适用于佛教协会管辖的范围内。
中国政府报告说,中国有1万6千座佛教庙宇和寺院,20万多名僧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