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师承诸葛亮,继承了他毕生所学,为何依旧打不过邓艾?

为何依旧打不过邓艾?
2025-04-26 15:44:4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姜维再厉害,那也只是精通兵略。可邓艾完全不同,他不仅是兵家高手,更是优秀的地理学家。在蜀地这种地形复杂的地势上打仗,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优秀的军事家,更需要优秀的地理学家。

邓艾出身穷苦,但是不忘记读书。他对地理有天生的喜好,年轻的时候作为屯兵中的小领导,每到一个地方,就先去观察一下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情况。久而久之,他对地理方面的认识就超脱了常人。

可以说邓艾是三国最优秀的地理学家,这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后来他的学识得到了司马懿的认可,从此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人生。

在对付姜维的战争中,邓艾总是能够利用地形获取胜利,这也是姜维最烦恼的地方。当然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曹魏的后援比较充足,而蜀汉的粮草则常常缺少。

邓艾虽然总是能够赢过姜维,但是大多数也只是防御战,真正的进攻战,邓艾还真没有打败过姜维。姜维毕竟是得到了诸葛亮的真传,在兵法这一块儿是没毛病的。

后来钟会20万大军堵在了剑阁道上,姜维8万人马也在此地抵挡。邓艾知道,如果姜维只是防守的话,那他们不可能打败姜维,因为姜维占据了有利的地势。

所以邓艾带着自己的人马开山凿路、遇水搭桥,总算是偷偷潜入了蜀汉境内。灭亡蜀汉的时候,邓艾也没有跟姜维正面遭遇过,所以说这两个人最后也没能一战,实在是可惜。

回答2:

姜维虽然师承诸葛亮,而且继承了诸葛亮的毕生所学,但是在和邓艾对战时仍是失败了,其实我觉得主要有三点原因导致他的失败。第1点蜀国的气数已尽没有了翻盘的余地,第2点姜维实力不如邓艾厉害,第3点姜维指挥的军队已经没有了战斗的士气,反观邓艾所统领的军队却气势如虹。综合3点原因来看姜维的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


第一、蜀国气数已尽,即便是诸葛亮在世,可能也没有了办法,更别说不如诸葛亮的姜维了。毕竟蜀国气数已尽这是事实,无论是谁在也很难力挽狂澜,所以说姜维无法战胜邓艾,原因不全在他身上。

第二、蒋维的整体实力不如邓艾。在廖化临死之前就说过:

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

说的直白点就是姜维不管是在智力上,还是在个人实力上,和邓艾比起来都没有胜算。那么由姜维领军又如何能够击败邓艾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蜀军自己都不看好自己,没有一点战胜敌人的信心,可以说是一场必败的战斗,他们的这种状态怎么可能击败比他们实力更加强大的邓艾呢?

第三、姜维属于临危受命,在掌握军队之后,一直指挥着军队作战,军队没有休息的时间,可谓是士气低迷。并且当时的蜀国可谓是内忧外患,军队根本没有了战斗之心,被邓艾所击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回答3:

姜维字伯约,天水兾人也。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以父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衞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三国志姜维传》
姜维就是个官二代,少年得志没经历过什么风浪,有人说姜维他幼年丧父,姜迥一早就因为边地战事殉职了,所以也是苦孩子。错,他爹是殉职,所以也证明姜维是官二代的事实,然后姜维因为他爹的因公殉职,子替父荫一成年就在州郡担任了公职,他实际是享受了一个烈属待遇。天水冀城姜姓是个大姓,比如曹魏的杨阜和他表弟姜叙都是冀城人,姜维大概和他俩沾点亲,所以姜维童年并不窘况,但也因为自小父辈教育接受的少,姜维养成了好立功名一心想出人头地的秉性。
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旣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三国志姜维传》
转仕蜀汉后的姜维,因为自身出色的表现,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仕途比魏国时更顺畅,可算是节节攀升,但这也让姜维的位置浮的比同龄人,甚至蜀汉本土将领都高了许多,同理他也因此错过了进一步在基层夯实历练的时机。这里还有个细节,姜维在诸葛亮生前,也就是建兴年间就做到了征西将军,而邓艾直到曹奂时期才升迁到征西将军这个位置上,并且要知道邓艾还比姜维年长五六岁。也就是姜维入蜀诸葛亮北伐的7年里,他是火箭式的升迁,从仓曹缘这个科员一直到征西将军这样的局级干部,平均下来每个位置最多只干了几年,姜维近40岁时已经在征西将军位上了,而邓艾得到年近70才爬到这个官职,邓艾在曹丕曹叡二朝,仓管员之类的小吏就干了十几年,姜维可说是少奋斗了三十年的代表。
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延熈元年,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琬旣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六年,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十年,迁衞将军,与大将军费禕共录尚书事。《三国志姜维传》
诸葛亮死后,姜维又做到了辅汉将军,右监军的高位,然后在他47岁时,已经做到了卫将军这样的蜀汉高级将领了,所以他基本没有对基层军队,以及普通官兵需求和思想的基本认识,姜维一直以诸葛亮,或者蒋琬为参考模本带领指挥部队,这会造成什么直接的后果呢?
维至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经众死于洮水者以万计。翼曰:“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维大怒,曰:“为蛇画足。”维竟围经于狄道,城不能克。自翼建异论,维心与翼不善,然常牵率同行,翼亦不得已而往。《三国志张翼传》
姜维与部下的矛盾突现的一个事例,在张翼传里得以体现,对待张翼的正确建议,以及蜀军真实的战力情况,姜维缺少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行事武断专制,事后对待坚持正确意见的部下,也是心存芥蒂和意气,施加淫威以压服。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三国志姜维传》
意思就是姜维完全忽视底层士兵和军队的想法,对战争也多有考虑不周全,判断不正确的情况,所以最后导致失败,身死的结果。李冉说治理国家如同烹饪饭菜,由小见大知微见著,正是因为诸葛亮和蒋琬等人,对姜维的提携与爱护,却导致了姜维根本不知道细节方面的具体操作,一个军事统帅脱离基层士卒的交流,忽略军队存在的实际问题,即使自身再努力勤勉,也只会得到南辕北辙的结果。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同郡吏父怜其家贫,资给甚厚,艾初不称谢。每见高山大泽,輙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将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三国志邓艾传》
相比于姜维,邓艾的起步才是艰辛,真正草根平民的底子,更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放牛看守草料这些他都做过,真正是一步步从基层干起,原因只有一个,他爹没做过官也是个草民。虽然南阳一带是东汉邓禹一族的郡望,但邓艾真的是家底薄到没族里的呵护,连名字都因为与族人相重了而被迫改掉。接济他的不是同族而是一个异姓官吏,邓艾既没有诸葛丞相这样高人指点,也没有像姜维一样自小家里能读到什么经学大家的书,完全是自学成才,靠自己的悟性琢磨打仗,经过高山大泽就会琢磨怎么排兵布阵,好像李云龙那种从泥腿子成为军事将领的路线,姜维大概因为有现成的武侯传授,反而不重视与实际结合以及运用上的灵活变化。当然姜维因为起点高看到的见闻可能比邓艾要多,然而对基层工作的了解,显然不及邓艾感同身受。
时欲广田畜糓,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已东至寿春。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又以为“昔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宣王善之,事皆施行。正始二年,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三国志邓艾传》
姜维除了军事政治上没有建树,而邓艾不同他也会治理地方,会兴办水利,会务农懂漕运,这些都得益于邓艾从底层干起,一步步积累起来,厚积薄发的人生阅历,而姜维则完全没有啊,或者说缺失的一环。
是时并州右贤王刘豹并为一部,艾上言曰:“戎狄兽心,不以义亲,强则侵暴,弱则内附,故周宣有猃狁之寇,汉祖有平城之困。每匈奴一盛,为前代重患。自单于在外,莫能牵制长卑。诱而致之,使来入侍。由是羌夷失统,合散无主。以单于在内,万里顺轨。今单于之尊日疏,外土之威寖重,则胡虏不可不深备也。闻刘豹部有叛胡,可因叛割为二国,以分其势。去卑功显前朝,而子不继业,宜加其子显号,使居雁门。离国弱寇,追录旧勋,此御边长计也。”又陈:“羌胡与民同处者,宜以渐出之,使居民表崇廉耻之教,塞奸宄之路。”大将军司马景王新辅政,多纳用焉。迁汝南太守,至则寻求昔所厚己吏父,乆已死,遣吏祭之,重遗其母,举其子与计吏。艾所在,荒野开辟,军民并丰。《三国志邓艾传》
不光在军事政治上的表现,邓艾于国家周边的见解也很切合,他的民族主张如果能得以实行,西晋就能避免发生永嘉之乱。并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艾在西时,修治障塞,筑起城坞。泰始中,羗虏大叛,频杀刺史,凉州道断。吏民安全者,皆保艾所筑坞焉。《三国志邓艾传》
咸宁中,积射将军樊震为西戎牙门,得见辞,武帝问震所由进,震自陈曾为邓艾伐蜀时帐下将,帝遂寻问艾,震具申艾之忠,言之流涕。《世语》
身前身后名,泽被苍生功在社稷,百姓得免部下怀念。再回头看姜维的经历和所为,天上地下高下立判了。看过二人这些方面的比较,结合大家自己身边事为参考,你也该知道姜维为啥就不如邓艾了。这基本就是如今官二代富二代与草根奋斗起来的巨贾的差别,官二代富二代的家族少东们,能和马云刘强东比什么?

回答4:

因为邓艾的实力也很强,而且后来姜维的实力又下降了不少。

回答5:

并不是说他打不过邓艾,是因为当时的蜀汉已经没有能力来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