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或许都知道晚清思想家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很少有人知道,魏源的很多思想主张也深受林则徐的影响,而魏源也称林则徐为晚清睁眼看世界地第一人。
清中期,当我国还沉寂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时,英法等西方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英国作为当时世界第一强国,急需一个商品倾销地,于是他们将目光瞄向了清朝,但清朝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现状以及丝绸,茶叶,瓷器等清朝商品在欧洲的流行畅销导致中英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贸易顺差,白银大量流入清朝,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英国开始向清朝输送鸦片。
到了道光年间,鸦片已经在国内泛滥,不仅达官显贵,连士兵,普通百姓也都吸食鸦片,鸦片不仅摧残了国人的身体,令军队战斗力持续低下,也极大的破坏了国内的社会生产力,更重要的是白银开始外流,造成国内经济危机。道光皇帝意识到鸦片带来的危害,为了巩固统治,他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
然而,禁烟也给了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于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清军无力抵抗,英军在天津登陆,道光皇帝大惊之下将责任推到林则徐头上,于是将其撤职,发配伊犁,在途中,林则徐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庆幸的是,四年后,林则徐再次被道光起用,先后被任命为陕甘总督,云贵总督,1849年,林则徐因病离任,同年,广西局势不明,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赶赴广西,1850年,即金田起义爆发的那一年,林则徐病逝于途中,此时朝廷任命他为广西巡抚的任命书还在路上。
所以有的人说,林则徐去世的恰到好处,否则他将会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急先锋,日后世人对他的评价也就不会再这么高了,至于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道理,大家可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
林则徐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大儿子林汝舟,二儿子林聪彝,三儿子林拱枢,大女林尘谭,次女林金鸾夭折,三女林普睛,小女林金銮。
大儿子林汝舟进士出身,官居翰林,林汝舟有一儿子林回淑,林回淑生林福桢,林福桢生林百川,林百川生林鸿汉,林鸿汉1941年出生,原南京市金陵石化职工子弟学校校长,现已退休,他曾获得过“南京好市民”的称号,林鸿汉是林则徐第六代长房子孙,二子和三子也都做过官,尤其是儿子曾官居三品,其后代也较多,目前林则徐的后代多为二子的后代。
根据林鸿汉的讲述,林则徐的后代人数有八百之多,他们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从事着不同的职业,虽然距离越来越远,血缘越来越淡,但林家后人一直秉承着林则徐为国为民的精神,不管走到哪儿都无愧于家无愧于国。
我想,林则徐若在天有灵,也必会感到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