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庙在河南安阳。
岳飞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岳飞庙,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城内岳庙街86号,又名精忠庙,后也称“宋岳忠武王庙”,是后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中国著名民族英雄岳飞而建(1103-1142年)的祠庙。始建年代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后历代屡有增建,逐渐成为一处完整的古建筑群。
岳飞庙景区占地面积6300余平方米,殿庑建筑百余间,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景区外廓呈长方形,布局严谨、建筑精湛、殿堂雄伟、亭廊秀丽、古柏参天、碑碣林立。
扩展资料:
汤阴是南宋抗金名将、我国著名民族英雄岳飞的家乡,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在汤阴县城内修建了岳飞庙。
岳飞庙原名精忠庙,也称“宋岳忠武王庙”,始建时间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1450年)重建。庙宇六进院落,建筑百余间,占地面积为6400余平方米 。其布局严谨,建筑精湛,殿堂雄伟,亭廊秀丽,古柏参天,碑碣林立。
岳飞庙坐北朝南,外廓呈长方形。精忠坊,面西,是一座建造精美的木结构牌楼,坊之正中阳镌明孝宗朱祐樘赐额“宋岳忠武王庙”,两侧墙上青石碣分别阳刻“忠”、“孝”两个大字,字高1.8米,遒劲端庄。
据史料记载,清代道光十年(1830年)6月,河北磁县曾经发生过一次强烈的地震,当时并波及到汤阴,汤阴的护城墙和民房几乎全部倒塌,但只有精忠坊安然无恙。所以说精忠坊不仅在力学,美学,特别是建筑学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过精忠坊为山门,山门是庙宇正门,坐北朝南,三开间式建筑,两侧扇形壁镶嵌滚龙戏水浮雕,门前一对石狮分踞左右。山门上悬“精忠报国”、“浩然正气”、“庙食千秋”三块巨匾,是当代书法家舒同、楚图南、肖劳的手迹。
明柱上嵌当代文学家魏巍撰书楹联:“存巍然正气;壮故乡山河。”山门对面为施全祠,内塑施全铜像,前石阶下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王俊五奸党铁跪像呈镇压之势。 两侧楹联书:“蓬头垢面跪当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临座上看看今日将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岳飞庙
在岳飞后人集中的地方大都建有岳飞庙。
由国家建造的、规模比较大的有三个:
杭州西湖栖霞岭南麓的岳飞墓,是南宋抗金名将,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岳飞的长眠之地。1961年国务院公布岳飞墓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飞墓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代代相传。现存建筑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建,1918年曾大修,1979年全面整修,使岳庙更加庄严肃穆;
河南汤阴岳飞庙,原名精忠庙,后也称“宋岳忠武王庙”,庙址位于汤阴县城内西南街,始建年代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
朱仙镇岳庙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8年)进士张溥路过朱仙镇,凭吊岳庙时题名“岳飞庙”。朱仙镇岳庙在明清时即与汤阴、武昌和杭州岳庙统一称为全国四大岳庙。据《祥符县志》记载:“岳庙始建于鄂,再建杭,三建于汤阴,今建于梁城南之朱仙镇
岳飞庙,原名精忠庙,后也称“宋岳忠武王庙”,是后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我国著名民族英雄岳飞而建。
岳飞(公元1103-公元1142),字鹏举,宋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人。20岁从军,32岁擢节度使,累官至太尉、宣抚使、枢密副使。坚主抗金,曾四次举兵北伐。绍兴十一年遭投降派秦桧、高宗杀害。年39岁。
朱仙镇
西湖 栖峡岭
南宋时邑民在县城立岳王庙以祀之
靖江的岳庙原为生祠,建于岳飞在世之时。闻名遐迩的岳飞故乡河南汤阴的岳庙、杭州西湖的岳庙,均在岳飞死后兴建,因而靖江的岳庙恐是天下最早的岳庙了。
岳飞庙址位于汤阴县城内西南街,始建年代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后历代屡有增建,逐渐成为一处完整的古建筑群。现有面积4000多平方米,殿宇建筑近百间。座北朝南,外廊呈长方形。临街大门为精忠坊,面西,木结构,斗拱型制九踩四昂重翘。坊之正中阳镌明孝宗朱佑樘赐额“宋岳忠武王庙”,两侧八字墙上用青石碣分别阳刻“忠”、“孝”两个大字。字高1.8米,遒劲端庄,格外醒目,过精忠坊为山门,座北朝南,三开间式建筑,两侧扇形壁镶嵌有滚龙戏水浮雕,门前一对石狮分踞左右。山门檐下一排巨匾,上书“精忠报国”、“浩然正气”、“庙食千秋”,是当代书法家舒同、楚图南、肖劳的手迹。山门对面为施全祠,内塑施全铜像,对祠前秦桧、王氏、万俟 、张俊、王俊五奸党铁跪像呈镇压之势。
拾级入庙,古柏苍劲,碑碣林立,东有肃瞻亭,西有觐光亭,仪门前两道高大的碑墙把这里辟作东西两个小院。穿过御碑亭,便是岳庙之主体建筑--正殿。该殿面阔五间18.30米。进深三间11.60米,斗拱型制为五踩重翘重昂,硬山式建筑,高10米。体态稳重,气势恢宏。殿门楣上悬有五块巨匾,分别是“乃武乃文”、“故乡俎豆”、“忠灵示泯”、“百战精威”、“乾坤正气”。其中“百战神威”和“忠灵未泯”为清帝光绪和太后慈禧所题。正殿中央为岳飞彩塑坐像,高丈余,英武魁伟,正气凛凛。上悬“还我河山”贴金巨匾。坐像两侧镶嵌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楹联“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四周墙上,悬挂着国内现代著名书画家颂扬岳飞的书画墨宝,内容多样,各具物色。大殿两侧的东西庑中,现为岳飞史迹陈列室。
大殿后院,是寝殿、岳云祠、四子祠、岳珂祠、孝娥祠。寝殿内陈列着著名的书法珍品《出师表》石刻。人们常在这里流连忘返,欣赏赞叹其精湛的书法艺术。
塞上马檗下琴补充:
两侧还悬有一幅楹联:“蓬头垢面跪阶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临座上看看今日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