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过了除夕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了,他们是拜个早年。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节日渊源
岁除,是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
古籍中有讲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因为过了除夕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了,他们是拜个早年。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在民间,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
除夕也相当于新年的一天
因为从今天就是新年
传统说今天是过年,吃饱了喝足了,这样就算过了年,然后就是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