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洋是是不是中国姓氏

2025-02-24 09:18:5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是中国姓氏‍
  宗姓,一种姓氏,源于先秦时期,如今,宗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江西、河北等地多此姓。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殷商时期官吏瞽宗,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瞽宗,殷学官职名,也就是太学之教官。太学,是古代的官家学校名,即国学。相传,为了提高统治阶级的执政能力,从虞帝开始设庠(校长称庠长),夏禹设为校(校长称校长),商汤设为序(校长称瞽宗),姬周亦设为庠(校长称辟痈),都是古代太学的称谓。
到了西汉武帝刘彻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改其称为“太学”,由五经博士掌管。隋朝初期改设为国子寺,后来隋炀帝杨广改设为国子监。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分设国子、太学、四门、律法、书礼、数算七学,皆属于国子监。宋朝时期也兼设国子、太学。一直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了太学,只设国子监,但在国子监里读书的学子仍称为太学生。到了清朝时期,经过官学初步考试合格的庠生,相当于今天的小学毕业。
一直到民国初期,国民教育部去掉了“太学”下面的“丶”,称“大学”,以警诫所有的大学生们:不要仅凭着所学的那么一点东东就狂傲自大,“大”离“太”还远着呢,永远缺少那么一点,需要契学不舍!在瞽宗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瞽宗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宗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远古四岳之后宗伯,属于以职官称谓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四岳,为尧帝时官名,司掌四时、方岳。”四岳的后代在周王朝时期为宗伯官,掌握邦国祭祀典礼之职,亦称秩宗、咨伯、祝宗、太宗、上宗,相当于后来的礼部尚书。诸多史书记载:“太宗伯,辅佐天子管宗室之事,为六卿之首。”在典籍《书·舜典》中也记载:“咨伯,汝作秩宗。主郊庙之官,掌叙鬼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