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学说对于今天中国有何启示

2025-04-29 12:06: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中国浙江余姚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日本近代的著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曾为王阳明学说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俯首拜阳明”。由于明末的朱舜水远渡日本,把阳明学传到了日本,现在日本的水户市,还存有朱舜水的雕像。阳明学在日本,直接成为了日本在明治维新中,传统思想抵制全盘西化的基础,所以现在的日本,传统保留得比中国好很多。蒋介石在日本期间,看到电车上很多日本人都在看王阳明的《传习录》,看一会,闭目沉思一会。他大为震惊,于是开始阅读《传习录》,并崇拜王阳明。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为“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陶行知从心学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
  王守仁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的先验范畴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
  请问:明代这位苦苦求索的哲学家、思想家王阳明,为什么能受近代中外许多人崇拜?我猜想,必定是他的人格魅力(尤其是他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请问他的“知行合一”学说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对于当今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有助益没有?为什么许多人崇拜他但在中国大陆他似乎“默默无闻”?到不是为了炒冷饭,而是在看明代许多书籍时总能看到提及他,感到困惑。天涯国观藏龙卧虎,高人齐聚,所以向各位求教,在此先谢谢各位。
  首次发帖,诚恳求教,谢绝贬损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