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2025-05-01 15:40:1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意为:天地之间如同一个旅店,可悲呵,人都将化为万古的尘埃。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拟古十二首》 。

原诗:

《拟古十二首.其九》唐代:李白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释义:

活的人是世间过客,死去者为归家的人。天地之间如同一个旅店,可悲呵,人都将化为万古的尘埃。月中白兔徒然捣药,扶桑神木已变成了薪柴。地下白骨寂寞无言,青松岂知冬去春来?思前想后更加叹息不己,功名富贵不值得珍爱。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这首诗是李白的晚期作品。诗中虽然流露出人生短暂因而要及时行乐、纵情享受的情绪。然而“万物兴歇皆自然(释义:其实万物的兴衰旨由自然)”,所谓“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释义:花草不对春风的爱抚表示感谢,落叶也不对秋风的凋残表示埋怨)”。

没有人的生命是长久的。但生命最美好的地方,不在于它的长久,而在于它的存在。蚊蝇的一生, 朝生暮死,想来是可悲的。但能在晨光熹微中出生,又在暮色苍茫中死去,想来也是幸福的。

没有人可以长久的停留于天地之中,天地相对于生命而言的确是逆旅。可生命已实现了它诞生来这个世上的价值,“同悲万古尘(释义:人都将化为万古的尘埃)”也许也是并不存在的罢。

诗人回顾自己一生,浮想联翩,感到宇宙间的一切都在倏忽变化,并没有什么永恒的荣华富贵。相对于那个年轻时代的李白,希望自己能“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释义:身死期待声名不灭,早题英名在麒麟阁上)”,现在的李白,其思想更加的丰富与成熟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拟古十二首 

回答2: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意为:天地之间如同一个旅店,可悲呵,人都将化为万古的尘埃。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拟古十二首》。

原诗:

《拟古十二首-其九》唐代:李白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释义:

活的人是世间过客,死去者为归家的人。天地之间如同一个旅店,可悲呵,人都将化为万古的尘埃。月中白兔徒然捣药,扶桑神木已变成了薪柴。地下白骨寂寞无言,青松岂知冬去春来?思前想后更加叹息不己,功名富贵不值得珍爱。

创作背景

这组诗非一时一地之作。根据《新唐书·天文志》载:“至德二载十一月壬戌五更,有流星大如斗,流于东北,长数丈,蛇行屈曲,有碎光迸空。”《拟古十二首》其六有“彗星扬精光”之句,可知组诗其六等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十一月之后。

全诗或借题发挥,或直抒胸臆,颇得《古诗十九首》韵味。

回答3: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意为:天地之间如同一个旅店,可悲呵,人都将化为万古的尘埃。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拟古十二首》 。

原诗:

《拟古十二首.其九》唐代:李白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释义:

活的人是世间过客,死去者为归家的人。天地之间如同一个旅店,可悲呵,人都将化为万古的尘埃。月中白兔徒然捣药,扶桑神木已变成了薪柴。地下白骨寂寞无言,青松岂知冬去春来?思前想后更加叹息不己,功名富贵不值得珍爱。

相关作品介绍:

这首诗是李白的晚期作品。诗中虽然流露出人生短暂因而要及时行乐、纵情享受的情绪。然而“万物兴歇皆自然(释义:其实万物的兴衰旨由自然)”,所谓“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释义:花草不对春风的爱抚表示感谢,落叶也不对秋风的凋残表示埋怨)”。

没有人的生命是长久的。但生命最美好的地方,不在于它的长久,而在于它的存在。蚊蝇的一生, 朝生暮死,想来是可悲的。但能在晨光熹微中出生,又在暮色苍茫中死去,想来也是幸福的。

没有人可以长久的停留于天地之中,天地相对于生命而言的确是逆旅。可生命已实现了它诞生来这个世上的价值,“同悲万古尘(释义:人都将化为万古的尘埃)”也许也是并不存在的罢。

诗人回顾自己一生,浮想联翩,感到宇宙间的一切都在倏忽变化,并没有什么永恒的荣华富贵。相对于那个年轻时代的李白,希望自己能“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释义:身死期待声名不灭,早题英名在麒麟阁上)”,现在的李白,其思想更加的丰富与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