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主要内容如下:
孔明的聪慧过人使得周瑜更加嫉妒,所以周瑜又想出造箭的计策,准备为难孔明,好在孔明神机妙算,未浪费一针一线便从曹操那里“借”来了箭,完美的完成了任务,周瑜自叹不如。曹操则连连失败之后,心中愤怒,于是找来蔡中、蔡和到江东诈降,周瑜识破了曹操的诡计后将计就计,也找来黄盖,并使用苦肉计让黄盖也到曹操军营诈降。
人物介绍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亮在鲁肃 前揭穿周瑜使蒋干 中计之事,瑜欲斩亮,令亮十日内造箭真十万枝。
诸葛亮于大雾之日草船借箭。
亮与瑜各写破操策于手心,皆“火”字。
操派蔡瑁族弟蔡中,蔡和诈降东吴,瑜将计就计。
黄盖夜见周瑜,愿为诈降之人,献苦肉计。瑜打黄盖。
诸葛亮在鲁肃前揭穿周瑜使蒋干中计之事,瑜欲斩亮,令亮十日内造箭真十万枝。诸葛亮于大雾之日草船借箭。诸葛亮与周瑜各写破操策于手心,皆“火”字。曹操派蔡瑁族弟蔡中,蔡中和诈降东吴,周瑜将计就计。黄盖夜见周瑜,愿为诈降之人,献苦肉计。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草船借箭:周瑜决意要杀诸葛亮,于是委任他十日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领命说,只需要三日,并定下军令状,他算定第三天江上会有大雾出现,便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草船,于是趁夜里雾起靠近曹营,曹操不知虚实,只命射箭不止。孔明不费一兵一卒,借回十万多支箭,周瑜自叹不如。 苦肉计:为了实施火烧曹军的战略,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愿意配合实施此计。他在周瑜和众将领商议退敌之策的时候,故意大唱反调。于是,周瑜下令把黄盖打的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黄盖诈降曹操,曹操上当。黄盖顺东风率船纵火冲入曹营水寨,火烧赤壁,立下大功。
孔明草船借箭,黄盖报恩受刑。
话说周瑜嫉妒孔明之才。对鲁肃说,孔明不杀将来对江东不利。于是设谋害命。因为与曹操作战,便请孔明十日造出十万箭来。孔明立下军令状,三日完成。孔明通天文,晓地理,知奇文,识阴阳,懂阵图,明兵势,是绝世济才!利用草船,大雾弥漫江面,曹操多疑,向曹军“借”来箭十万多支!周瑜佩服万分!

曹操军派蔡中,蔡和前往周瑜处投降。瑜知是诈降,便将计就计。
黄盖为报恩,甘愿领周瑜之命,受苦肉计。
黄盖请求参谋阚泽献诈降书,阚泽欣然答应。
正是:勇将轻身思报主,谋臣为国有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