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自安禄山之乱起,就埋下了藩镇割据的巨大隐患,到大唐灭亡,宋朝建立之间,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断,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依次交替更迭,占据中原,周边分裂十国。在这乱世年代,出了很多名将。其中后唐名将郭崇韬善谋略、文武全才,立奇功无数,被赐免死十次,但最终却得罪政敌被宦官设计诬陷而死。如此功勋名将,却如此下场,究竟过程怎样呢?
郭崇韬最初是唐朝的昭义节度使李克修的亲信,唐灭亡后跟随了河东晋王李克用,为人灵活,随机应变,被其子李存勖所看重,得以重用。在讨伐张文礼的过程中,被契丹袭击,所有将领都喊退兵,唯郭崇韬提出应抓住连胜后梁军队的士气,迎战契丹军。果然,契丹大败。后梁军围攻杨刘,郭崇韬献计李存勖筑垒诱敌然后进攻,解了杨刘之困,之后又献计袭击汴州,灭后梁。李存勖长子李继岌长成后郭崇韬又辅佐协助其伐蜀,只用了七十天就灭掉了蜀国。
郭崇韬的才能毋庸置疑,当为名将,李存勖赐他免死十次以嘉奖他历年来的战功。但是郭崇韬虽然才能卓绝,忠心不二,但是他好耍权术,排挤他人。让比他还年轻的宦官位居高位,让曾经的上司李绍宏屈居下位。李绍宏暗中妒恨,拉拢其他宦官对郭崇韬放暗箭。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杀人的机会总是无数个,李存勖虽然欣赏了解郭崇韬,他的儿子李继岌可没有老爹的识人本事。在宦官的不断的挑拨之下,被宦官利用,借其传召乘郭崇韬不备,用锤打死了郭崇韬。
一代名将,如此了得的人物,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甚至他的君主都不知情。他死后,五个儿子也被斩草除根,家产全没收。所以说小人得罪不得。
此人是后唐的宰相郭崇韬,备受李存勖青睐,立下汗马功劳,成为了赵国公,但是李存瑁长子李继岌被宦官所挑拨,诬陷郭崇韬贪污贿赂,最后被人杀死。
是当时的名将郭崇韬,后来也官至宰相,虽然免死但也是最终解释权归皇帝,后来被宦官诬陷而不得善终。
后唐的宰相郭崇韬,最终却被宦官害死
五代十国被帝王御赐免死十次的第一名将是后唐的宰相郭崇韬,他曾经因为战功显赫被册封为赵国公,只可惜最后被宦官诬陷贪污受贿,落得不好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