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古代的西北地区的很多地方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个跟现在的差别很大)。早在周朝还未来建立的时候,周文王姬昌就在这里建立了丰京城,武王伐纣周朝建立之后,周武王建立了镐京。二城并列成为周朝的首都,后来周武王从丰京迁都到镐京,丰京和镐京均在现在长安的行政区域之内。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这里建立了长安县,公元前202年,刘邦命人在原来秦皇宫的基础之上建设长乐宫。后来又建设了未央宫,并且定都于此。
汉武帝大初的时候,将长安的四周称之为京兆,五代后唐时期,京兆府是京兆尹的办工地点,所以长安也被称之为京兆府。另外长安因为城市布局有点像古代测量体积的斗,也有称之为斗城的。
王莽篡汉之后,定都洛阳,而原来长安则被命名为西都,东汉建立之后,定都洛阳,西安则被命名为西京。
隋朝建立的时候,长安城久经战乱,残破不全,隋文帝决定重新建设长安城,并将定都于此,于是将长安命名为大兴城,寄托了希望长安重新兴旺的意思。唐朝建立之后,定都于长安,长安因此而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中心。武则天建立武周之后,迁都洛阳,长安成为陪都。
另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叫法,比如拜占庭和阿拉破帝国称呼长安为胡姆丹,元朝忽必烈时期,他的第三子封地在长安,长安属于奉元路,故也有叫做奉元城的!
沣京(周)-镐京(周)-咸阳(秦)-长安(汉)-常安(新)-常安(南北朝)-大兴(隋)-长安(唐)-长安(后梁)-长安(后唐)-长安(宋:注“永兴”)-长安(元)-长安(明)-长安(清)-长安(中华民国)-西京(中华民国)-西安市(中华人民共和国)
周朝时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丰京和镐京合称为丰镐,秦建都咸阳涵盖今天西安咸阳两地部分区域,汉建都长安,隋改长安城为大兴城,唐沿用汉长安城名称,元时称为奉元路,明朝洪武二年改成西安府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