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乐见
xǐ wén lè jiàn
[释义] 闻:听。喜欢听;乐意看。形容适合人们兴趣;很受欢迎。
[语出] 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答王屍庵中丞》:“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
[正音] 乐;不能读作“yuè”。
[辨形] 闻;不能写作“文”。
[近义] 脍炙人口 喜闻乐道
[反义] 痛恨不已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脍炙人口”都有“被人喜爱、受人们称赞”的意思;不同在于①“脍炙人口”含有“人们普遍传诵”的意思;“喜闻乐见”没有。②“脍炙人口”的前面可以加上“很”“十分”等词语;~不能;~往往用在“为……所”的后面;“脍炙人口”不能。③“脍炙人口”可形容肉菜受人喜爱;~不能。
[例句]
①好的文学作品应当是人民大众所~的。
②小品是人民群众~的一种艺术形式。
[英译] be delighted to hear and see
[ài
bù
shì
shǒu]
爱不释手
(汉语成语)
编辑
爱不释手,亦作“爱不忍释”。谓喜欢得舍不得放手。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条幅扇头诗》:“又于扇头见一绝云:‘一夜东风草翦齐,如丝春雨湿香泥……’亦爱不忍释。”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知道您颇喜欢精印本《引玉集》,大有‘爱不忍释’之概。”
[喜闻乐见]
xǐ
wén
lè
jiàn
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交口称誉]
jiāo
kǒu
chēng
yù
异口同声地称赞。
[爱不释手]
ài
bù
shì
shǒu
释:放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脍炙人口]
kuài
zhì
rén
kǒu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