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没有具体的关于住房公摊面积的法律规定,但是一般业内是由规范的,超出这个规范的话,这种住房就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能够承担,毕竟公摊面积大了,自己的实用面积就小了。而且公摊面积的大小要依据房子的类型而定,也不能一概而论,所以买房的时候,这一点要询问清楚才行。
关于公摊面积是没有适用的具体规定,但是业内是有默认的规定的,比如7层以下的住房公摊率是7%到12% ,7层到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到16% ,十一层左右的小高层的公摊系数为20%左右, 十二层到三十三层的住房,那么公摊率就是14%到24% ,超过25层的商品房上约为30%。25层公摊费用多是因为电梯数量的增多了,所以费用相应地也要更高一些。当然还有别墅,别墅是不存在公摊面积的。
现在的新房一般都是高层,住高层的好处很多,很多设施都非常便利,但是公摊面积这一款必然就相应的比多层住房贵很多,但是很多人不太清楚公摊面积里包括哪些部分,我来讲一下,公摊面积是指电梯井 ,管道井 ,楼梯间 ,变电室 ,设备间 ,公共门厅 ,过道 ,值班警卫室 ,共用墙体这九项就是我们所说的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具体到公摊面积应该怎么算,这是有公式的, 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买高层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公摊面积多大,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实际的使用面积有多大,是否合理,毕竟公摊面积也是按照房价收取的,所以公摊太大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利益。所以选房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现有法律层面是没有对公摊面积制定标准的。这应该也是属于法律的一个短板,相信在以后会逐步进行完善。
我觉得这可能是我国法律的一个漏洞吧,毕竟立法者也不是圣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房地产商一直在钻公摊面积的空子,导致100平的房子到手之后只有80平,让人特别气愤。
因为公摊面积是所有业主共同使用的地方,难以做出具体的划分,所以难以颁布相应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