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一个是由于现实生活中的资金问题,一个是由于精神生活的精神问题。
心理需求只是一个想法,叫概念也可以叫理想,希望能取得或办到什么物和事而达到自己的期望值,但现实生活中就充满了很多不确定因素,眼高手低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有很多的无奈和悲伤伴随着自己成长,心理需求与现实生活并没有矛盾,而是相互伴随,因为现实中需要心理需求的支撑,如果人没有理想又拿什么去奋斗呢。两者必须如影随行才是人生。
在重视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还要进而重视人们的精神需求。人的精神需求是以物质需求为基础、而又高于物质需求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一方面,必须摒弃抹煞人们的正当物质利益、一味用精神激励以图调动其积极性的脱离实际的做法;另一方面,又要反对那种只讲经济现实不讲政治理想、只讲物质利益不讲政治要求、只讲“钱”不讲“理”的错误倾向。市场经济的发展, 不应当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不能导致精神上的贫乏。古人蔑视那些“为富不仁”者,今人讥讽那些“穷得只剩钱”的大款,而“人穷志不短”、“穷则思变”等有益格言则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社会风气是健康向上的
如何看待当今社会很多人存在心里不满足、不平衡的问题?
一,当初设计的目标,历时40年这么长的时间,实现了怎么样?是人心满不满足、平衡不平衡的根本原因!
二,人们的欲望一旦被引暴,物质财富是填不饱人的欲望的,这是人心满足不满足、平衡不平衡的第二个原因!
三,丢掉了原有的精神粮食,又没有更加适合的精神粮食,把封建社会的孔孟之道当作神汤,把西方理论当成神药,教育当代人,人们的思想快速地变成了极端的利已主义者,先富的人们心里不满足,未富的人们心里更不舒服,这是第三个原因!
第四个原因?是人们没看到不满足、不平衡的原因?还是不承认存在着让人不满足、不平衡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