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山点点愁运用了什么?

2025-05-01 18:33:5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拟人。“山”不会“愁”,只有人才会。另外,还有象形。吴山点点,淡淡的阴影儿,就像“我”心头的忧愁一样,一团一团的,难以消散。这也是用了中国古代的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天人合一”的笔法,把人物心情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打通了人的视觉(看)与心理感觉(感受)两种五观六觉中不同信息感知通道的“通感”手法。

回答2:

“吴山点点愁”一句,承“瓜洲古渡”而入吴地,而及吴山,写得清雅而沉重,是上片中的佳句。“吴山点点”是写景,在这里,作者只轻轻一带,着力于頙的“愁”字。著此“愁”字,就陡然使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吴山之秀色不复存在,只见人之愁如山之多且重,这是一;山亦因人之愁而愁,这是二;山是愁山,则上文之水也是恨水了,这是三。一个字点醒全片,是其笔力堪称强劲。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汴水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词作。这是中唐时期比较正规成熟的词作,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此词上片写景,暗寓恋情;下片直抒胸臆,写女子久盼丈夫不归的怨恨。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 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相思之痛、离别之苦;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味深的特点。

回答3:

点点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种说法可以形象地表现着这个事物的本来特点。

回答4:

昊山点点愁,运用了拟人的写法 ,把昊山给予了人的感情 。

回答5:

好山点点愁,运用的手法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比你的手法有排比的手法,还有象征的手法,还有拟人的手法都是综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