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强的生命,不朽的精神(有感于汶川大地震
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好像一道惊雷,打破了刚刚平静下来的华夏大地。汶川的繁华瞬间土崩瓦解。五万多人被压在废墟之下,汶川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不知何时,一片光芒划破了黑暗。十万人民子弟兵肩负着党中央给予的重担及人民的期望来到了汶川。汗水浸透了崩裂的瓦砾,泪水滋润了干涸的土地。一条条生命从废墟中再度焕发光芒。
汶川地震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3亿人民情系同胞,华夏之情,熊熊燃烧。再大的灾难,有我们一起与你共同面对。我们都是汶川人,华夏子女,以血浓于水的感情,为灾区人民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团结一心,凝聚力量。中华民族,打破了72小时定律,一百多个小时过去了,汶川仍然生机遍布,因为在废墟下人们明白:我们就在他们的身边。炎黄之血,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一碗碗热饭,一口口清水,这就是生命之源,来自13亿兄弟姐妹们的生命之源,来自960万华夏大地的生命之源。
蓝天守望着小鸟;大海守望着风帆;土地守望着小草;我们在守望着你,站起来,汶川的兄弟姐妹,行动起来,华夏土地上的手足同胞,我们会战胜天灾的。不是每一条江流都能入海;不是每一朵鲜花都能盛开;不是每一缕阳光都能划破无边的黑暗,但是,有了信念,就有了永恒。我们抱着顽强的生命信念,勇敢地冲破天灾的考验。相信,汶川将浴火重生,中国将重新成为世界的领航者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在今年的五月份,当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大地震,降临在中华大地上时,让我感受到爱的潮涌,感受到社会的和谐之美。
五月十二日,苍天无情,将灾难降临下来,在残酷的自然灾难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风中摇摆的芦苇,是如此的脆弱。但就在废墟之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在全国民众身上凝聚,我们看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一种和谐之美在全国民众心里漫延。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其他声音,只有为逝者默念,为伤者祈祷,为生者祝福的声音;这个时候,神州大地处处都在重复着同一种动作,传递着同一种心声:中国加油!
在电视上,我们看到了众多的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谭千秋老师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四个孩子,孩子才得以生还,但谭老师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龙居小学的向倩老师,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躯保护学生,自己却被砸成三段。
我们看到了一边是逝去的亲人需要寻找,一边是成千上万的灾民需要照顾,而失去十位亲人的蒋敏却选择了后者,留在了工作岗位上。在抗灾一线蒋敏一天天忙碌,一天天憔悴,领导和同事非常担心,特意把她调换到了指挥中心,但很快她又要求到了一线。天彭中学安置了4000多名灾民,蒋敏强忍着悲痛,每天都在这里维持秩序、送水、送物资、扎帐篷。在受灾群众的安置点,蒋敏抱着一个胖胖的小男孩问:“两岁啦吧?”与她一起工作的张燕知道她又在想女儿啦。她放下孩子后,蒋敏突然身子一倒,晕厥过去。连日的劳累和悲伤,蒋敏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她被送到了医院输液,醒过来后,她又挣扎着回到了天彭中学安置点。
我们还看见了,我们共和国总理,啃着馒头榨菜指挥救灾,还亲自慰问受灾人民,给予鼓励,那张熟悉的身影是多么的伟大啊!还有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双手不停的翻开断砖,救助伤员,尽管数十个小时没有休息,他们却仍然在寻找下一个幸存者。有一个子弟兵,在余震中被迫撤退时,跪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同伴说:“你们让我再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我们还看见平时锱铢必较的出租车司机们,也放下手中的生意,自发的奔赴灾区帮助救灾;还有生活在最地层的农民工来到献血屋前排队,“抗震救灾人人有责,没钱救出点血!”
甚至以拾垃圾为主的老婆婆都要为灾区捐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一元几角钱……
每一次的大灾大难,总是让我们心相通,情相牵,昂首挺胸,奋然前行。在这次的抗震救灾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让我想起温总理的一句话:“每个人献出一点爱心,乘以十三亿,就变成了大爱;再大的灾难,除以十三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众多的人,众多的事,就像众多璀璨的星星,照耀着中华大地,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坚强,更让我们感受到和谐之美。
汶川,你要坚强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这一瞬间,毁灭了无数汶川人民的家庭、梦想、心血、同时,也毁灭了无数人的希望!在这一瞬间,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天灾——高达8.0级的汶川大地震!
就是这一瞬间,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原本繁华的城市,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在那废墟深处,许许多多的幸存者还在发出心灵的呼唤,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两个字,那就是“坚强!”在废墟外,有的是许许多多救援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挽救在废墟深处一个个脆弱的生命,此时,生命高于一切!还有许多找不到亲人的人们在焦急地等待着,他们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他们心里一直在默念着,亲人一会就会被救出来,他们很安全。
就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创造出来了一个个生的奇迹,在废墟中的幸存者被一个个救出来,甚至还出现了在废墟中被埋196小时的奇迹。
在救援过程中,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至今还在我们的心中徘徊荡漾。
一位母亲,在地震的一瞬间,用自己的身体死死的护住了自己还是婴儿的孩子,并且,用生命中的最后一点点的力量和时间,为孩子编辑了一条未发出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宋欣宜,这个只有三岁的小女孩在与死神抗争了40多个小时后,从废墟中被解救出来时,周围的人都哭了:已经故去的年轻父母脸对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个拱形,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双双挡住倒塌下来的沉重墙体,用血肉之躯为自己的孩子构筑了一道“生命的围墙”。
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一位学校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一个一个的感人故事,每个都让人心如刀割,每个都催人泪下,但是,在这里我要告诉那些失去了亲人的人们:你们失去了亲人,但是,13亿的中国人都是你们的亲人,天灾无情人有情,地震后,中国13亿的人民,为灾区捐款,至今已达到456.78亿元,而捐出的食物、衣物,以及日常用品,那更是数不胜数,在此,我想大声对灾区人们呼喊:“汶川,别怕,中国13亿的人们是你坚强的后盾,汶川,你要坚强!”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消息和图片以及视频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频,更让我难以忘怀:视频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频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着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着“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着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
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2.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作文:让我们为所有死难者默哀
5月13日上午,笔者在课堂上提议同学们全体起立为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并祈愿天佑我中华。下课后,有名同学告诉笔者说:他开始听到地震的消息时,只是感到震惊,而这次起立默哀,则使他感到了悲痛,甚至都要流泪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起立默哀。
《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此外,哀悼礼仪不仅可以提升悲伤的氛围,而且还可以感染民众,并净化自己的心灵。此外,它还告诉活着的人们:我们仅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在此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中,我们也有可能无法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灾难发生后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险救灾。但直接参与抢险救灾的人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默哀和纪念以及捐助活动可能是最好的参与方式。面对四川地震灾难,到目前为止,与网络上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和社会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似乎还没有看到或听说什么像样的哀悼活动和纪念仪式。这与中国素有的文明大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些不符。在这里,其他一些国家面对灾难时的做法,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迪。
重大灾难远远超出地区政府及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所以国家必然成为人们的主心骨和救护神。此时,国旗往往成为联系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几乎家家挂起国旗、人人紧握国旗。与此同时,全美不但接连几天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而且此后每年的9月11日,也会降半旗以示纪念。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全美同样是降半旗哀悼。形式虽然简单,但“我与美国同在,美国与我同在”的精神蕴含却不容小觑。
事实上,举国降半旗哀悼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比如,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下令全俄,为别斯兰市劫持人质事件和车臣飞机失事中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东南亚各国几乎无不为死难者降半旗。值得注意的是,为其他国家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降半旗,还有可能演化为一种国际交往礼仪。比如,在东南亚海啸灾难时,美国以及不少欧洲国家,就曾为死难者降半旗。
当然,更多的哀悼仪式和纪念活动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2002年9月11日,宾夕法尼亚州的数千名民众自发聚集在尚克斯维尔的一片野地上,纪念“9·11”事件一周年。年仅11岁的穆利亚尔波尔扎主持了纪念仪式,她说:“人们可以通过小的方式来行帮助人类的善举。即使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微笑或一次挥手,祈祷或者为我们所爱的人默哀,这都会让人们感到欣慰,纪念我们永难忘怀的爱人。”
是的,小小的哀悼活动或纪念仪式,不仅是普通民众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达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的好方式。希望汶川情况查实之后,政府能通令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死难者默哀,并告诉仍在灾难中煎熬的人们:无论有多么大的苦难和艰险,我们都会与你在一起!
转贴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9478512.html?si=1
春暖花自开: 春暖花自开,是啊!只要风雪过后,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花儿自然竞相开放。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呢?努力了,自然就会成功。
2008年5月12日,全中国的人民都无法忘记的一天。这一天,汶川大地震发生了,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带走无数的生命,更留下深深的伤痛。
血红的夕阳落下了,又过去了一日。时间飞快地逝去,时间的推移意味着生命的逝去。武警官兵已经坚持奋战了3天,救出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可是还有更多人在地下苦苦挣扎。坍塌的是一栋栋教学楼,地震发生时,孩子们都正在上课。只有少数几个逃了出来,其他的,都掩埋在废墟下呀!地底下,有多少双忧伤的小小的眼睛,努力撑着,不要睡去。他们都在祈祷:“叔叔阿姨,来救救我吧,我还要上学,还要与家人团聚呀!”可惜救援人员无法听见,他们只好寂寞地等待,等待。
操场上,一具具小小的尸体静静地躺着,等待家人最后再来见他们一眼。“孩子,我的孩子,你还这样小,怎么就走了呢?”一位母亲抱着上幼儿园的孩子的遗体,仰头大哭。悲切的哭声让人为之动容。更多的家长,来不及哭泣,他们拼命挖着,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儿女。全然不顾眼中的血丝和手上源源不断涌出的血珠。
孤儿院,大家不叫不闹,坐着,他们想哭,但发红的双眼已挤不出一滴眼泪。当别的孩子依偎在父母怀里,她们却与亲人永远地生死离别。一个小姑娘呆呆地坐着,痴痴地望着大山:“爸爸妈妈,你们这怎么还不来接我呀?我好想你们呀!姐姐说了,你们正在翻过大山来找我,你们快来呀!”
地震的噩耗传遍祖国大地,除了伤痛,大家更关心着灾区的人民。大家尽自己的力,有钱的捐钱、捐物的捐物、献血的献血。国家也采取了措施,领导人查访,武警官兵搜救。交通堵塞自己挖路,实在进不去,空投伞兵。各处子弟兵乘船,搭车,坐飞机,赶往灾区。各大企业听说学校没了,也纷纷慷慨解囊,资助建校。1元10元,1万元,1亿元。不论多少,它们都是一颗颗爱心,在灾区据困难的时候,向他们飞去......
春暖花自开。在人们的爱心帮助下,灾区人民一定会重新站起来,重建美好家园!让我们再次唱起那熟悉的歌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祝福灾区!
好有好多呢http://zhidao.baidu.com/q?word=%E3%EB%B4%A8%B5%D8%D5%F0%B5%C4%D7%F7%CE%C4&lm=0&fr=search&ct=17&pn=0&tn=ikaslist&rn=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