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交友聊天对当今的中学生来说已是驾轻就熟,老外见面问天气,学生见面问QQ。许多聊天的学生都有自己的OICQ,而且打字速度都很快,还很能侃侃而谈。谈的内容可算包罗万象,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有聊家常的,有聊学习的,林林总总,有关中学生的一切。通过网络与远处的朋友交谈,确实挺好的,但我们不能忽视:我们很少看到有意义的聊天话题! 在网上玩游戏是许多学生的嗜好,例如“掠杀四大贪官”的游戏不仅让大家解恨,还培养了正义感。但不可忽视,有些游戏不仅仅是浪费时间,还毒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有记者在一家网吧看到:一个小学生正在玩一种以“人民空军成了假想敌,中国空军飞机被击落”的名为“三角洲特种部队”的光盘游戏。记者驻足观看,不禁怒从中来:几分钟后,那个男孩击落一架“敌机”——赫然印有中国空军标志的战斗机。长期处于游戏的兴奋状态,容易导致急躁情绪,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用精神卫生专家的话说是慢性自杀。
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我们称之为“中毒”——,不仅耽误学业,还损害身心健康,也难怪“家长操心、老师烦心、学校忧心”。
据统计,2005年,中国网民达到9400万,18岁以下网民占18.8%。也就是说,我国上网的未成年人接近1800万。在城市,目前小学生上网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已经达到56%。同时研究也表明,网络成瘾发病年龄介于15岁-40岁之间,其中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高达10%-15%。青少年是易患高发人群,在校学生中,因上网成瘾导致走上犯罪道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6月24日《第一观察》节目播出的“网瘾少年”,针对目前存在的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上网成瘾是目前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引起了学生家长的焦虑与不安,同时更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重视。虽然电脑和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大的网络功能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正是因为其功能的强大,而使网络暗含着很多的隐患。虚拟的网络空间对于判断能力较差且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较强的青少年来说,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产生这种负面作用严重危害了正值学生时代的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很多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
因为沉迷于网络而放弃学业、离家出走、甚至是犯罪事件时有发生,两名中学生因通宵上网而在铁轨上熟睡被轧死,17岁的少年因网上的几句玩笑而话赶到百里之外的网吧行凶,几名中学生为上网而十几天彻夜不归,还有不少青少年因痴迷上网而荒废了学业……这一件件事例为当前的教育敲响了警钟。网络开启了孩子们通往世界的窗口,但是网络却也让孩子们迷失了自己前行的方向,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我们不禁要问,网络时代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网络,带给青少年的究竟应该是什么?
“电脑不是洪水猛兽,这不是事实,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我们要告诉孩子,说到底,电脑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是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陶宏开
互联网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很多青少年就是因为这里的世界太精彩了,与现实生活形成了太大的反差,才深深地被网上的世界所吸引。然而,除了自身的因素,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上网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大多与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以及家庭暴力有关。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苦闷、不满,与很多同学存在人际交往困难,因性格、家庭问题等不善人际交往等,但在网络上则没有这种交往障碍,因此他们都试图通过虚拟的网络来模拟现实,以求得刺激和情感发泄,获得日常生活中所无法得到的满足感。这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正是因为这样种种原因,孩子们迷恋上了网络,使网络成为了自己的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在网络中寻找着自我。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赏识的成就感,是任何人都愿意享受的。然而,现实生活却很难成就这样的满足感,而网络却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这样的空间:网络游戏中的痛快淋漓,唯我独尊、以自我为核心的快感;和陌生人聊天时那种自然和肆无忌惮的感觉,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宣泄,使他们有了找到知己的安慰与快感,这里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尽情释放心理压力的天堂。这一切的一切,都极大地满足了这些迷茫、叛逆而又好奇的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利:
1、可以练习打字速度,慢了就把人聊跑了。
2、可以看到不同类型人的表演,体会百味人生。
3、因为互不认识,可以放心去说自己的感受或发泄,免去熟人聊天的一些顾及。感觉不好可以换人或不聊。(多数人为此进聊天室吧)
4、一些人无所事事,为了打发时间。还有一些人纯数好奇吧。
5、遇见彼此感觉好的,也可以成为真正的朋友,甚至找个彼此欣赏或需要的网络情人。
6、有些人为了推销自己或产品,增加信息渠道。
弊:
1、在家自费上网,浪费钱财。
2、在家或单位聊上瘾,容易耽误事。
3、遇到感觉不好的,影响自己的心情。
4、遇到好的,多一个朋友会多一份牵挂。
5、如果处理不好朋友关系,会影响家庭幸福。
6、遇到坏人还会吃亏,受到伤害。
楼上的,我相当怀疑你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哈哈!
其实啊,这个逻辑就比较复杂了
先来讲讲你该怎么样辩论
肯定是从网络知识的广阔性来讲起
说明网络可以让小学生增加知识
并且了解自己在生活中了解不懂的知识
(你就以这个为主题自己写一点辩论词)
主要的是你要分析另外一方的辩论的中心
另一方肯定会抓住现在网络黑暗的一面大作文章
这是有目共睹的,不止是管住自己方的辩论点
要击破对方的辩论点,让你的观点站住脚
(下面是击破另一方观点的辩论中心)
什么事都有两面性,
网络的黑暗就把它看作一种对自觉性的考验,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可以借助老师家长的帮助,
在监督下健康上网,所以,上网是利大于弊
我就写了个大概,现在看的就是你借题发挥的工夫了
上网交友聊天对当今的中学生来说已是驾轻就熟,老外见面问天气,学生见面问QQ。许多聊天的学生都有自己的OICQ,而且打字速度都很快,还很能侃侃而谈。谈的内容可算包罗万象,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有聊家常的,有聊学习的,林林总总,有关中学生的一切。通过网络与远处的朋友交谈,确实挺好的,但我们不能忽视:我们很少看到有意义的聊天话题! 在网上玩游戏是许多学生的嗜好,例如“掠杀四大贪官”的游戏不仅让大家解恨,还培养了正义感。但不可忽视,有些游戏不仅仅是浪费时间,还毒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有记者在一家网吧看到:一个小学生正在玩一种以“人民空军成了假想敌,中国空军飞机被击落”的名为“三角洲特种部队”的光盘游戏。记者驻足观看,不禁怒从中来:几分钟后,那个男孩击落一架“敌机”——赫然印有中国空军标志的战斗机。长期处于游戏的兴奋状态,容易导致急躁情绪,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用精神卫生专家的话说是慢性自杀。
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我们称之为“中毒”——,不仅耽误学业,还损害身心健康,也难怪“家长操心、老师烦心、学校忧心”。
据统计,2005年,中国网民达到9400万,18岁以下网民占18.8%。也就是说,我国上网的未成年人接近1800万。在城市,目前小学生上网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已经达到56%。同时研究也表明,网络成瘾发病年龄介于15岁-40岁之间,其中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高达10%-15%。青少年是易患高发人群,在校学生中,因上网成瘾导致走上犯罪道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6月24日《第一观察》节目播出的“网瘾少年”,针对目前存在的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上网成瘾是目前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引起了学生家长的焦虑与不安,同时更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重视。虽然电脑和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大的网络功能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正是因为其功能的强大,而使网络暗含着很多的隐患。虚拟的网络空间对于判断能力较差且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较强的青少年来说,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产生这种负面作用严重危害了正值学生时代的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很多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
因为沉迷于网络而放弃学业、离家出走、甚至是犯罪事件时有发生,两名中学生因通宵上网而在铁轨上熟睡被轧死,17岁的少年因网上的几句玩笑而话赶到百里之外的网吧行凶,几名中学生为上网而十几天彻夜不归,还有不少青少年因痴迷上网而荒废了学业……这一件件事例为当前的教育敲响了警钟。网络开启了孩子们通往世界的窗口,但是网络却也让孩子们迷失了自己前行的方向,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我们不禁要问,网络时代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网络,带给青少年的究竟应该是什么?
“电脑不是洪水猛兽,这不是事实,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我们要告诉孩子,说到底,电脑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是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陶宏开
互联网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很多青少年就是因为这里的世界太精彩了,与现实生活形成了太大的反差,才深深地被网上的世界所吸引。然而,除了自身的因素,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上网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大多与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以及家庭暴力有关。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苦闷、不满,与很多同学存在人际交往困难,因性格、家庭问题等不善人际交往等,但在网络上则没有这种交往障碍,因此他们都试图通过虚拟的网络来模拟现实,以求得刺激和情感发泄,获得日常生活中所无法得到的满足感。这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正是因为这样种种原因,孩子们迷恋上了网络,使网络成为了自己的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在网络中寻找着自我。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赏识的成就感,是任何人都愿意享受的。然而,现实生活却很难成就这样的满足感,而网络却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这样的空间:网络游戏中的痛快淋漓,唯我独尊、以自我为核心的快感;和陌生人聊天时那种自然和肆无忌惮的感觉,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宣泄,使他们有了找到知己的安慰与快感,这里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尽情释放心理压力的天堂。这一切的一切,都极大地满足了这些迷茫、叛逆而又好奇的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一名少年唐亮因为经常玩网络杀人游戏,而走上了杀人道路。这样不争夺事实摆在眼前,网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