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假字
①合从缔交(“从”通“纵”。读zòng。)
②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读jué。)
③ 赢粮而景从(“景”通“影”。读yǐng。)
④ 鉏耰棘矜,非……铩也(“鉏”通“锄”。读chú。)
2、 一词多义
① 因
因遗策(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②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到,动词)
③ 及
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到,介词)
④ 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方,方位名词)
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名词)
⑤ 制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动词)
⑥ 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
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下文“信臣精座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中“兵”同此)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⑦ 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
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
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
⑧ 举
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
西举巴、蜀(攻取,动词)
⑨利
因利乘便{利 有利的形式}
(鞭子,名词)
3、 词类活用
① 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履”带补语“至尊”,用作动词:登上。)
②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帝王”带省略介词“于”的补语“万世”,用作动词:称帝称王。)
③ 将数百之众(名词“将”带宾语“数百之众”,用作动词:率领。)
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序”带宾语“八州”,用作动词:安排,布置,引申为“统辖”。)
⑤ 尊贤而重士(形容词“重”带宾语“士”,用作动词:敬重、看重。)
⑥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席”、“包”、“囊”分别作“卷”、“举”、“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⑦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方位名词“内”、“外”分别作“立”、“连”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法:对内,对外。)
⑧ 流血漂橹(漂,动词使动用法:使……漂浮。)
⑨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⑩ 会盟而谋弱秦(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1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地方)
古今异义
务耕织(从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两手相合)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承受)
西举巴蜀(攻取)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来,召纳)
相与为一(援助)
皆明智而忠信(可靠)
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把;作为,认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把;作为,认为)
才能不及中人(一般人)
天下云集而响应(象回响一样应)
将数百之众(带领)
斩木为兵(兵器)
嬴粮而景从(担负,背)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肴山以东)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复仇)
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被动句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而迁徙之徒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宾语前置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定语后置
铸以为金人十二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介词结构后置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1)判断句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被动句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3)宾语前置句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判断句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
而迁徙之徒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宾语前置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定语后置
铸以为金人十二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介词结构后置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