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分几段啊?它的课文框架是什么啊?

急急急!!!
2025-04-27 07:22:5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文章通过对金岳霖先生几个细节的正面描写及通过其他几个人物衬托的侧面描写,表现了作为一代大学者的金岳霖先生有趣、直率、真诚、爱学生、朴实、为人天真、热爱生活、又满腹经纶的独特之处。

  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到“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金岳霖先生是一位很有趣的教授。这是对金岳霖先生的总评价 —— 有趣。

  再看第二段。“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下面就从多个方面写金先生怪在哪里。先说他的帽子,“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他在每一学年的开始,总是开门见山的对新学生解释说:“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金先生直率的性格。然后又说到他的姿态是“微微地仰着脑袋”,又说到他的怪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然后是他的穿着—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文中说道:“除了体育教员,教授里穿夹克,好像只有金先生一个人。”在那个人人长袍马褂的时代,这样的穿着足以看出金先生自由洒脱的个性。看到这一段的最后一句:“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这是本段总结性的话语,是对金先生的样子的总体描绘。这一段就是分别从帽子、姿态、眼镜、穿着这四方面来写金的怪。

  再看第三、四段。由于联大没有点名册,金先生提问时会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同学回答问题。”同学回答时,金先生很注意听着,完了,说:“ Yes! 请坐!”对于他的学生林国达的怪问题,金先生反问道:“林国达垂直于黑板,这是什么意思?”他的提问和解答都是这么轻松和幽默。他就是在这种轻松和幽默的氛围中传授知识。下一段说道林国达死了,那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由此可以看出金先生对学生的深厚感情。

  当学生提出逻辑学很枯燥时,金先生并不是长篇大论地论述逻辑学的用处和作用,他只是真诚地剖析了自己对逻辑学的感觉,就是:“我觉得它很好玩。”这体现出他真诚而朴实的性格。

  接下来的两段是写金岳霖先生的学生美籍华人、国际知名学者王浩。特别写了师生二人在课堂上的对答,说明王浩的成才离不开金先生。这是从侧面衬托金先生的一肚子学问。

  第九段,写金先生在给学生讲《小说与哲学》时,大家认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大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并认为《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这就显示出了他的真诚,对于学术问题不趋炎附势,只是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在学术界是最可贵的精神。他讲着讲着,忽然听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提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给人感觉他是一个可爱的大男孩,显示出一个成年人难得的童趣和天真。

  下一段写到了他的朋友很多,特别点到了他对林徽因的怀念,显示出他的成熟、稳重与理智。林徽因死后的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客,老朋友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这全然不象徐志摩为诗人气质所驱遣,致使狂烈的感情之火烧熔了理智,在追求林徽因失败后接着就有了陆小曼,也不象梁思成在林徽因死后就续娶了他的学生林洙。而金岳霖先生却为了心中的她而终生未娶,并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襟怀与品格,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伯拉图的那句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再看下一段,描写金先生晚年,毛主席让他多接触社会,他就让人蹬着平板三轮车带他每天到王府井转一圈。既是这时的他已经八十岁了,仍旧是这么可爱和有趣。这段的最后一句是对金先生的为人作出的概括:一个一肚子的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接着下面列举了金岳霖先生的两本著作,是对他一肚子的学问额补充说明。然后作者说对金先生所知甚少,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些。作者只是金先生的学生,对他并不是很了解,象金先生这样真诚、直率、天真、有学问而热爱生活的人值得人们为他著书立说,更值得人们长久地怀念。

  最后一段,写西南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这主要是表达作者对于那个时代,对于西南联大,对于他的老师同学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的怀念。

  这篇文章所写内容琐细复杂,但都是围绕着金岳霖先生独特的个性来写的,都集中地表现了他美好人性的一面。伟大的品格在琐细的小事上得以体现。整篇文章读来清新自然、实在深远,可以弹掉人世间的浮躁之气,能够荡涤人的心灵。整篇文章看起来短小随意,却在精致中渗透人生,以小见大地写出了金岳霖先生最美好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