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式的小说结局几乎都是大团圆。比如红楼,原本极具特色与意义的一部小说也让续写搞得转向了不那么悲情的方向。所以学者真正下工夫研究的大都在前80回 前几年又有一批学者提出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小说。因而很多80后90后的写手意图或者应该说是试图尝试进行这方面的突破。另外,全悲情的小说要么被人唾弃,要么让人深思,总之结果都很极端。配合部分年轻一代写手有冲劲、敢赌博、想一飞冲天的性格特色,这样的体裁其实是很受他们追捧的。所以,这也并不是小郭的独家。而是年轻一代各种极端后的特色之一。
他想让书好卖呗,符合青春期少女的口味,她们最喜欢这种青春疼痛文了,世界上哪有这么多悲伤的事啊,这么多坏人可怜人啊,哪有这么黑暗啊,还是阳光多些啊
因为只有悲伤 才能让他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也能告诉人们 事情并都不是那样的平稳 总是会曲曲折折
因为郭敬明觉得悲剧可以提高逼格。
但他只是无痛呻吟,写出来的什么都不是
他比较变态吧 喜欢这种虐的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