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赡养老人的法律后果

不赡养老人的法律后果
2025-02-23 18:23:3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违反赡养义务的须承担侵权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依据《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中,违反赡养义务时,主要适用:停止侵害、返还财物、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对于须及时支付费用而不支付时,可要求赡养人停止侵害,立即支付;对于赡养人猎取老年人财物,造成老年人身处困境的,赡养人须返还财物,并对老年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负赔偿责任;对老年人有辱骂、体罚等行为的须赔礼道歉,请求被赡养人的原谅。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老年人,捏造事实诽谤老年人或者虐待老年人,情节较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赡养义务的赡养人,违法行为的程度未构成刑法上犯罪时,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应处罚。违法犯罪行为构成刑法某一罪时,赡养人须承担刑事责任。实践中赡养人行为会构成虐待罪、遗弃罪。

扩展资料:

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扶助义务,是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第十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赡养义务

回答2:

回答3:

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不尽义务属于违法行为,也会遭到人类的谴责,构成遗弃罪可受到刑责处罚。

回答4: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年人(年满60岁)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发生纠纷的,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如子女所在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调解,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查明情况后,要判决子女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根据当地的生活标准,判决子女给付一定的赡养费用);也可以根据老年人追索赡养费的申请,在判决作出前,依法裁定子女先行给付一定的赡养费用。当然,赡养老人也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如果法院判决后仍不履行,就有可能构成刑法上的遗弃罪,老人可以用自诉的形式,提请人民法院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