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碧玺珠子手链的话,现在的大部分都是注过胶的。因为碧玺在打磨过程中很容易碎,所以才会注胶。同时也是为了优化他的净度。但是也有不注胶颜色非常漂亮的珠子,当然价位也会很高。碧玺裸石戒面注胶的情况倒是不多见。
不一定哦,有的碧玺有很好的净度,不需要注同样很干净~
不是,有天然的
但是我们在购买碧玺的时候会发现,大多数碧玺的鉴定证书一栏都注有“充填处理”字样,什么是“充填处理”,元实宝石鉴别培训学院的老师介绍到:就是在宝石加工过程中高温高压处理,加入各类化学填充物,改变宝石的外观;是“优化处理”加工法的一种类型。
碧玺包裹体丰富,裂隙发育却成为碧玺加工中的一个痛病。一般工厂在半宝石的加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原料的破裂,增加出品率,都是在切割之前充胶,其作用就是增加粘合度并附带着增加透明度。特别是碧玺,作为半宝石中的比较贵重的一个品种,一般即使在充胶之后都才有10-20%的出品率,如果不充胶,出品率可能连5%都不到。这样,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出品率,几乎所有的碧玺在切割之前都会有充胶这个环节。
碧玺充填物分俩类:有机物和玻璃,细分为无色胶、无色油、有色胶、有色油、无色玻璃,有色玻璃。在常规的宝玉石检测仪器下,充填碧玺的充填物可呈白色絮状物、黄色絮状物、蓝色闪光、流动构造等存在于碧玺内部。
充填物是充填在开放性裂隙中的,鉴定充填过油和胶的碧玺时,要注意观察表面光泽和充填物的光泽的区别,一般可见黄褐色填充物;鉴定充填玻璃的碧玺时,在碧玺晃动过程中会出现闪光效应。
天然的裂隙也会有干涉色的,但不是闪光。裂隙和充填玻璃的产生的干涉色是不同的,一个是空气与晶体折射导致的,另一个是晶体和玻璃的折射导致的,介质不同,干涉色就是不同的。
最后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质量上乘的碧玺是不需要填充处理再加工的,质量上乘的碧玺在加工过程中没那么容易破裂,而这些处理手段反而会降低碧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