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股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人们还说:母爱犹如四季,在春季诞生,享受春的细腻;在夏季成长,沐浴夏的淋漓;在秋季成熟,体味秋的洒脱;在冬季完美,蕴藏冬的永恒。我说,母爱就如一盏心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有句儿歌唱得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母亲的爱,并不是牺牲自己才称得上是惊天动地,也并非是充足的物质生活,它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值得我们细心去感受,耐心去聆听,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报答。
在过去,当我还在牙牙学语时,年轻的母亲耐心的、满怀热情的爱便萦绕在我的身旁。
小学时,妈妈就一遍一遍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明白做人要诚实,不诚实的人就会失去友谊,失去一切。还叫我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颗上进的心,一颗宽容的心等等还记得那暴雨时,妈妈送过来的一把伞吗?还记得那冬日中,妈妈送过来的一杯提神茶吗?还记得那午夜时,妈妈在窗前努力工作的疲惫的身影吗?还记得…每一件事中都蕴涵着妈妈那无私伟大的爱。
而现在,妈妈那沉重的肩膀上又加上了一层无形的压力,面对以上初中的我,除了包办日常生活外,还要关心我的成绩的好坏:好时,她就要时刻鞭打着我,让我不忘失败的痛楚;坏时,她就当起了心理咨询师,帮我排忧解难,重拾信心。
面对将来,面对成人的我们,母亲更是一位最得力的助手,我想,在我们面对生活的困难无处倾诉时,母亲会做我们最忠实的听众。
母亲用一生无私伟大的爱,点亮了我们心中那盏心灯,她给予了我们那最珍贵的来自家的爱,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品味去报答。
我常常想一个问题,那就是:灯灭了,可以在点亮;那心灵的灯灭了,又由谁来点亮呢? 在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几天,我独自走在花园的小路上,一阵阵寒风向我吹来,我赶紧将自己的羽绒服向上拽了拽,可我还是觉得身体很冷,但我的心却毫无感觉。我的心情很低落。自从升入了初中后,我的数学成绩一直是呈下降趋势,也可以说是没一次好过,可以算是这一次惨,下一次比这一次还惨,这使我对数学这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自信心降为了0了。
来到离喷水池旁的椅子旁,坐了下来,这是我看见了我以前的朋友,他问我:“你怎么了?看起来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心情不好,”我有气无力地说“你来这儿做什么?”他笑着说:“我陪我弟弟来这儿学滑旱冰。”这听起来到提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们坐在一旁看着。
他的弟弟是一个矮而胖的小男孩,也许由于身材的原因,他总是学不会,而且经常摔倒;而在旁边也有一个小男孩儿,他穿着一双旱冰鞋,轻松自在地滑着,速度很快,动作很优美,人也长得很帅气。我朋友的弟弟站在一边,目瞪口呆的站在那里看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但他还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结果还是摔倒了。我问我的朋友:“你为什么不去帮你弟弟一下呢?”他说:“我帮他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可重要的是他要自己独立的去体验一下挫折,并克服挫折,更何况他还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经过他无数次的练习,他终于学会了。
我也从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心灵的灯,应有自己来点亮!我们缺少的正是自信心与坚持不懈的努力的精神。
因此心灵的灯,应由我们自己来点亮!
那一幕,我永远把它封印在心底,它点亮我心灵的灯,鼓舞我在竞争中前行。
面对一次次困难,我选择了退缩,虽然老师常说知难而上,可我还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直到有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知难而退的习惯。
今年夏天,我在小区里下棋,不经意间发现一只蚂蚁在搬运食物——一个比它自身大几倍的玉米粒。它左拉右拽,但怎么也搬不动。于是我决定帮它一把,我捏起玉米粒,小心翼翼地往它身上一放,可它一下就被压趴下了,好像无比重的大山在它身上压着,只见它奋力挣扎,最后它总算是出来了,它抖擞抖擞精神,舒活舒活筋骨,回到蚁穴,叫出许多同伴来,几十只蚂蚁齐心协力,把玉米粒搬到了洞口,可这么大的玉米粒怎么能搬到洞里呢?这些“小精灵”又呼出来许多蚂蚁,它们开始扩大洞口的面积。又过了许久,它们终于把东西抬入了洞里。啊!它们精神是多么的伟大呀!
很快,我开始内疚起来,一个体积比我小几十万甚至几千万倍的动物能克服困难,而我却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真不如一只动物。就从这一刻起,我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蚂蚁,是你的精神照亮我前进的路,是你点亮了我心灵的灯,你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