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时候是说的什么语言?求大神帮助

2025-04-28 08:17:0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越是和普通话相近的方言,越不是古代汉民族先民说的语言。此判断是我下的,不一定对。我对方言很感兴趣,我阐述一下我的看法。现在的北京话是当年满人在东北说的明朝的官话,属于明朝官话的国外复制版本。 针对明朝的戏剧和一些文字的描写,明朝的官话,具有很多的吴侬软语的成分,虽然与清朝的北京话有些接近,但是听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这也许是明朝的勋贵和建立者长期在南京居住的原因。 唐宋的官方用语就应该和客家人的语言有些相似,客家人多半是晋唐宋几代避祸江南的中原人,他们以家族为单位迁徙,但是客家人之间语言相差不大,只是音调有差别,所以很有这些北来的客人,都采用当时政府的官话作为日常交际用语。另外潮州话或是粤语非常适合古代的诗歌朗诵,也不禁让人展开联想,是不是古人以这些语言为主要的交际用语。 秦汉,也许很像粤语或是潮州等地方言。这也是猜想,因为当时有大量的秦朝的将士,因为秦朝内乱和项羽的坑杀秦人的做法,使得远在南粤现在两广一代的秦人定居此地,而为两广的最早华夏民族。与当地越民族交融,成立现在的广东人和粤语。 古代尤其是先秦,对于华夏族的语言描写,是相当的优美动听,而且富有诗韵,而现在的普通话和北方方言则是铿锵有力,不得不说,语言的变动是非常大的。 我也不是说南方话就是华夏族的最早用语,向客家等语言也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例如畲族,越族的语言而成。 语言的接近程度,还没有标准的量化指标,是个比较带主观色彩的东西。客家人不过是强调自己正统,其实客家人移民过程中,还是与原住民发生过许多冲突。文化和方方面面的差异,是造成相互不理解和冲突的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也没有什么办法永远不发生矛盾。可是我觉得根本不存在什么所谓“纯种”“正宗”,你知道,如果长期在一个小的种群内繁衍,结果就是近亲结婚带来的品种越来越不优秀。所谓纯种不过是种一厢情愿的说法,以证明自己高贵而别人低贱。人类的很多灾难,来自于对人的刻意分类,而这些分类又很难说出什么真理来,更多不过是政治和利益的要求推动下的谎言。 关于古代的语言,我这些年一直有兴趣看看相关的书籍。以我个人对这方面的理解和掌握,北方的汉语,因为人口迁移、战争、民族融合等原因,语言的确变化比较多。一般粗分的话,把汉语能有文献作为参考证据的年代中,大体分成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几个时期。单从语音来说,现在学术界,对于上古汉语的争论和分歧比较多,因为年代久远,证据相对少,所以比较难复原了。而中古汉语的语音分类,基本上达成一致了,争论集中在一些具体的细节,如三等声母的重纽问题。对中古语音的研究,主要限于文献比较多的官方方言,因为那时也没有录音机,对于当时方言的研究成果,是比较少的。也许可以说,现在的客家话,比较接近那时的官方方言吧。这方面最早有具体成就的人是个瑞典的汉学家高本汉(好像本名高斯·本哈德·卡尔格伦,还真挺像),他很博学,是少数能看懂文言文的外国人。他把西方比较语言学的重构方法引进中国,在那之前,对古音的研究,多是音的分类,而具体的音值方面,没有什么建树。研究结果说明,那时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中古是南北朝末期到宋代),后来发展成八调(各分阴阳),其中入声是有-p -t -k塞音韵尾的。现在客家话还保留了大部分塞音韵尾,但是保存最完整的是粤语,而北方话大部分已经失去了塞音韵尾,甚至大部分都没有了入声声调的对立,而并入其他声调,这是北方话和其他汉语方言的一大区别(湘、赣、晋、徽、吴、闽、粤、客家方言都保留了入声尾)。
求采纳

回答2:

首先,普通话并非早已形成。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官话”应该说早已形成,已是一种客观现实。但是作为规范的民族共同语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却不能说“早已形成”,如果真的“早已形成”,也就不需要讨论,更不需要推广了。事实上,当时乃至现在能说这种“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的人在全国范围内仍是极少数,因为即使是天津官话”、“河北官话”、“东北官话”等等也还不能算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因此,这种规范的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在全国范国内还并没有形成,而必须借助行政措施有组织行计划地加以推广。 第二 现在定义的普通话是从五十年代起规范下来的: 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从五十年代就开始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分歧严重而文化又不够发达的国家中,要全面推广一种高度规范化的民族共同语就不是在一个较短的历史时期内所能完成的。一般说来,民族共同语是在同一民族内部通过长期的互相交往自然形成的,而规范的民族共同语,也就是民族标准语,则是在有意识的民族语言规范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然形成的民族共同语和规范的民族共同语或民族标准语往往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毕竟不是一回事。把两者等同起来实际上就会取消有意识的规范化的努力。现代汉语规范化运动是从五十年代开始的。 第三 如果从“国语”运动算起则是从二十年代便已开始。 我指的是五四时期的推广白话文运动,其实世界各国民族语言规范化成绩最为卓著的是法国,法语的规范化运动是从1653年建立负责法语规范化工作的法兰西学院开始的。经过三百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到现代才在法国全境基本上推广了以巴黎语音为标准音的规范的法华西民族共同语。由此看来,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过程恐怕不会太短。因此,不论是在五十年代还是在目前,说“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的规范的“普通话”在多数人中间已经是一种“客观现实”,“已经形成”,这是不符合事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