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钨资源储量丰富,在全球经探明的钨矿产资源储量中占比近70%,居全球首位;同时,全球钨年产量超过80%的部份来自中国。中国钨已探明储量相对集中,各省区储量依次为:湖南31.8%、江西21.8%、河南10.0%、广东6.5%、广西5.7%、福建5.3%。上述6 省区合计储量占全国总保有资源储量的82.1%。在总储量中,白钨占70%,矿石品位小于0.4%或矿石组份复杂、或外部条件差不易开发利用的占85%。
中国又属赣州钨矿资源最为丰富,其素有“世界钨都”之称,占全国同类矿的70%、世界的60%;钨矿产量约占全国的20~30%左右,是我国乃至全球钨的主产区。
江西省武宁县钨矿南区和北区矿区范围内探获资源储量94万吨,伴生铜金属量55.89万吨、钼金属量5.29万吨、锡金属量2.51万吨、银金属量718吨,使江西省累计探明钨金属量由130万吨增加到224万吨左右。 1、地质勘探
赣州市范围内有三家专业地质勘探单位,即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原908大队、909大队及地调队合并的地勘单位)、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以及264地质大队从事找矿工作。2004年国家确定赣州市为国家战略钨矿找矿地区,中国地质科学院也在赣州成立了地质研究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赣州的地质勘探市场十分活跃,预计今后5年内赣州新增资源储量将大幅上升。
2、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
由于赣州以钨为主的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国家投资在赣州兴建了江西理工大学(原南方冶金学院)、江西应用技术学院(原赣州地质学校)和赣州冶金研究所等二校一所,旨在为赣州的有色工业提供科研和教学服务。以江西理工大学牵头,整合科研人才和资源,搭建了有色产业科研公共服务平台,还被教育部批准成立了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3、矿山企业
赣州现有大小钨矿山53个,其中省属钨矿企业9个,地方钨矿企业44个。赣州钨矿总的生产能力为618万吨矿石/年,钨精矿生产能力为4万吨/年。1949-2006年,赣州累计生产钨精矿约110万吨,约占全国同期总产量的52%。赣州对钨矿实行保护性开采,严格执行国家生产配额,钨矿产量从2000年占全国50%,下降到2006年的22%,做到了钨矿产量稳中有降;赣州已成为我国钨的集散地,全国2/3的钨精矿在赣州实现冶炼加工。我市一批钨企业还到国外买矿和探矿,每年有4000余吨钨资源运回赣州加工。 赣州有着丰富的钨矿资源;在钨的冶炼加工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赣州的一些钨加工企业,如崇义章源钨制品公司、伟良钨业集团公司、赣州远驰新材料公司等生产的钨粉、碳化钨粉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批钨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之中。但是赣州钨产业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1、矿区多而小,资源开采利用总体水平偏低,有些还存在采掘失衡、采富弃贫的状况。
2、环保形势严峻,一些矿山环保设施较差,废石、废水、尾砂随意排放,某些钨冶炼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也较为严重。
3、初级冶炼加工存在盲目扩产、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造成能力闲置和资源浪费。
4、生产集中度低,企业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而且没有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协作。
5、钨企业技术人才少,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大部分企业基本没有创新研发的能力,造成企业产品没有特色,市场竞争靠打价格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