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弄错了一个概念。白矮星是原来恒星的星核,它的温度实际上代表的是外层低温气体消失后的恒星核心的温度。而原来恒星的温度是它的表面温度。
恒星是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的。核聚变反应总是发生在恒星内部的核心部位或其附近。恒星外层气体只是起到传导能量的作用,恒星中外层炽热的气体是由内部核心部位产生的能量加热的。
在主序星阶段的恒星核心部位温度不会低于1200万度,否则不会发生核聚变反应,比如太阳的中心温度就有1500万度左右。而恒星中的温度分布是越向外层,温度越低,所以到恒星表面,温度就只有几千度了。
白矮星不再产生能量,它向外散发的能量都是在核反应发生阶段积存下来的,它的表面温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直到成为一颗不再发光的黑矮星。我们看到的白色的白矮星肯定是还处在高温阶段,否则就不会发现它,因为它的个头太小了,不发出强光就看不到。所以它一定还在高温阶段。也因此,它的温度一定比原来恒星的表面温度高许多倍。
待删除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