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亚汞与稀盐酸反应吗

硫化亚汞与稀盐酸反应吗
2025-04-05 07:07:1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硫化亚汞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贡和硫化氢。
方程式:Hg2S+2HCl=H2S↑+2HgCl
无机化学中,硫化物指电正性较强的金属或非金属与硫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大多数金属硫化物都可看作氢硫酸的盐。由于氢硫酸是二元弱酸,因此硫化物可分为酸式盐(HS,氢硫化物)、正盐(S)和多硫化物(Sn)三类。
有机化学中,硫化物指含有二价硫的有机化合物。

-2价硫的化合物,金属硫化物可以看成氢硫酸的盐。金属与硫直接反应或者将硫化氢气体通入金属盐溶液,或者往盐溶液中加入硫化钠,都可制得金属硫化物。
碱金属硫化物和硫化铵易溶于水,由于水解其溶液显碱性。碱土金属、钪、钇和镧系元素的硫化物较为难溶。当阳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18电子和18+2电子时,往往由于较强的极化作用而形成难溶的、有颜色的硫化物。大多数不溶于水的硫化物可溶于酸并释放出硫化氢,极难溶的少数金属硫化物(如CuS、HgS)可用氧化性酸将其溶解,此时S被氧化成硫而从溶液中析出。难溶金属硫化物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溶解-沉淀平衡:
式中M为金属。控制溶液的酸度,可以改变溶液中S2- 离子的浓度,从而将溶解度各不相同的难溶金属硫化物分别沉淀出来。这是定性分析中用硫化氢分离、鉴定金属离子的基础。

分析:
点滴法点滴法是鉴定S和HS离子的灵敏方法,其步骤为:在点滴板上混合可溶硫化物的碱性溶液和1%的硝普酸钠Na2[Fe(CN)5NO](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若试样中存在S离子则会出现不同深度的红紫色,灵敏度1:50000。其机理可能是[Fe(CN)5(NO)S]离子的生成。 除此之外,向点滴板中加入试液、浓盐酸、几颗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晶体和0.1mol/L氯化铁溶液,若在2~3分钟后出现蓝色,也可证明硫离子的存在。机理是生成了蓝色的亚甲基蓝。

回答2:

FeS是难溶性沉淀,在水中会发生少部分溶解电离:FeS=可逆=Fe2+ +S2-
加入HCl后,H+会与S2-结合生成H2S,导致S2-的浓度减少,所以溶解平衡右移,使FeS溶解,生成H2S气体.
FeS+2HCl=FeCl2+H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