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其主要宗教有哪些

2025-03-31 23:07:0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唐代的宗教很多,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摩尼教、袄教以及蕃教、东巴教等,其中势力强、在思想文化上影响大的是佛教和道教。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南北朝开始分化,到隋唐发展成为较为固定的宗派。佛教各宗派的宗旨相同,不同的方法和路子。这些宗派到唐代有了新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主要有四宗:天台宗,主张止观并重、定慧双修,使南北风格得以融合协调。法相宗,由玄奘创立于贞观年间。华严宗,由武则天的扶持而兴盛起来,到武宗灭佛后衰落。禅宗,主要经典《坛经》。
道教在唐代地位较高,唐朝一直奉行崇道政策。在唐代影响较大的道教宗派有楼观派、上清派、重玄派。在道教理论和哲学思想上贡献较大的是上清派和重玄派。
唐时儒道佛三家鼎力,原则上是儒学为正统,但并不是独尊。当时有佛道的先后问题。初唐时,为了使李家的皇权神圣化,老子被尊奉为国祖,极力抬高道教的地位。武则天时又将佛教列为第一,到玄宗时又把道教列为第一。有唐一代,佛道之间的斗争一直很激烈,唐高祖和唐太宗置道教于佛教之上;武则天为了取唐建周,又把道教贬在佛教之下;唐武宗为了打击极度膨胀的佛教寺院的经济势力,听从道士之言,下令灭佛;唐宣宗继位之后,又立即扶植佛教。由于以禅宗为代表的佛教,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简化了教义和修行方法,吸收儒家的一些思想因素,增添了世俗宗法色彩,逐步从外来的宗教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加强了自己的竞争能力,因此,佛道之争,佛教还是占有优势的。
总的来讲,佛道虽然有冲突,但是更有融合趋势。儒道佛三家的学说都是治理天下、安抚民众所需要的,人们在不同的时候分别需要儒家的入世进取、道家的进退自如甚至佛教的出世超脱,仅有一两种精神是不完整的,三者之间的融合实际上都是立足于本家融合另外两家,结果造成三家的并存和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