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汽车内摆放佛像是否如法?

2025-04-30 07:22:5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汽车里可以放置佛像,如果是为了自己看见佛像后生欢喜心、恭敬心,或者能让自己有安全感,那么就把佛像面对自己。如果你是为了让别仁看见后生起欢喜心、恭敬心,那么佛像就面对外面。所谓“法无定法”没有一点要怎么样的,要看自己的心态。

注意,摆佛像在车上,不是为了求保佑,而是为了提醒自己以智慧清净的心处世,以慈悲喜舍的心待人。只要心中有智慧与慈悲,就为化解一切痛苦与灾难

其实佛像即使没有开过光,也是有神灵力量的,只是开光后的佛像力量会更快表现出来。开过光后的佛像,需要送到寺庙,或者请回家中及时供奉,佛像没有香火供奉,很快就会失去神灵力量的。也可以把开过光的佛像结缘给有缘的人,供奉或者随身佩戴都是可以的。

扩展资料:

开过光的佛像注意事项:

佛像开过光后,要注意一些日常禁忌,最好把佛像摆放在家里的神位,不要让水碰到。如果是随身佩戴的佛像吊坠,挂件,在洗澡或者洗手的时候必须要先拿出来,开过光的佛像是不宜碰水的,否则就会不灵验了。沾水后的佛像需要重新开光才可以继续供奉或者佩戴。

开过光的佛像就已经能够给自己招运纳福了,也能够保佑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佩戴一段时间的佛像,是不能够送人的,即使是家人,或者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不可以,因为佛像会吸附有自己的一些霉运和煞气,送人后容易释放这些不好的东西,不仅让人倒霉,自己也会走霉运。

开过光的佛像可以纳福招财,也可以消灾挡祸,如果供奉的佛像出现意外损坏,或者摔坏的情况,是不能够随便乱丢到垃圾桶的,这样对神灵不敬,要把佛像收好藏在不易触碰的地方,也可以埋在树下。已经破损的佛像不能够再送到寺庙供奉了,也不能够送人。

回答2:

我也是学佛之人,较了解这些,你把菩萨正面对住前挡风玻璃,【也就是朝外】没事多打里点仪表台,保持菩萨的道场干净,顺便在后视镜上挂个佛珠【也是念珠】谢谢

回答3:

可以的,我看见有的汽车车内仪表台上还放有金佛的呢~如法,但是没有必要这么做啊~~~
其实你应该理解正信的佛教。
正信的佛教
事实上,佛教的本质,并没有正信和迷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世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能、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言教,根据这种言教的信仰而建立的教团形态,便是佛教。

所谓正信,就是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赖。正信的内容,应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第一,必须有永久性的;第二,必须要普遍性的;第三,必须是必然性的。换一个方式来说,便是过去一向如此,现在到处如此,未来必将如此。

凡是对于一种道理或一桩事物的信仰或信赖,如果经不起这三个条件的考验,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一个宗教的教理,禁不起时代的考验,通不过环境的疏导,开不出新兴的境界,它便是迷信而不是正信。

但也无可讳言的,正信的佛教在大乘教的流行地区,尤其是在中国,一向是被山林的高僧以及少数的士君子所专有,至于民间的正信,始终未能普及,一般的民众,始终都在儒释道三教混杂信仰的观念中生活,比如对于鬼神的崇拜以及人死即鬼的信念,都不是佛教的产物。
佛教如何适应民间信仰的要求?
所谓民间信仰,是跟民俗相关的宗教行为,也是原始型态的宗教现象,自从人类文化开始以来,即已普遍地发生在各个民族之间。那是为了纾解心中的困扰、家庭和社会的纠纷、自然环境的折磨,在一时间无法以人的体能、智能所能解决的情况下,唯有诉求于神明的指引、援助、救济、保佑,利用求签、问卜、降灵、牵亡、扶鸾、牲供、许愿等方法,以达到与鬼神沟通的目的。佛教不主张类似的行为。

民间信仰是诸神杂糅的,宋以后即有儒、释、道三教并收,神、仙、佛、菩萨不分之势。清末民初以来,更有增加耶、回二教所谓五教同源的民间宗教,通过灵媒、术士、鸾坛、乩童,以及灵签、筊杯等的人员和道具,请到自称为是某神、某仙、某圣、某贤、某菩萨、某古佛的无名鬼神,来为祈愿的民众决疑指点,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不同的,佛教是以理性疏导,修善积福、忏悔诵经,来达到祈求的目的。此在一神教的信仰者却是以唯一的神,作为祈求的对象。民间信仰也将各宗教的教主等,当作诸神崇拜。所不同的是各大宗教,均有其教主、教史、教理、教仪、教团的传承;民间信仰则是多神崇拜。所以,正统的佛教寺院不应设置签筒、鸾坛、筊杯,也不供奉各种地方色彩的诸神偶像,以免染上了民间信仰的色彩,而被误为多神的崇拜就是佛教,佛教就是民间信仰的流类。

佛教如何因应社会大众,对民间信仰需求的满足?此应着重对于信仰诸佛菩萨功能的提倡,或者对于某些常用经咒效验的阐扬,比如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的灵验,是无微不至、无远弗届、无时不应的。观世音菩萨称为广大灵感、救苦救难、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称为无上医王,又名无量寿及无量光。这些佛菩萨,能够使人有求必应,求长寿得长寿,求智能得智能。释迦牟尼佛是卢舍那佛 的千百亿化身之一,他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人天的导师、长夜的明灯、苦海的慈航;一切诸佛,均能于一切时一切处,接受到任一众生的呼救,具备救济众生的一切功能。所有的诸大菩萨也都具足六种神通,随时、随处、随类摄化,普应一切众生的合理祈求。那么人人只要选定一佛,或一菩萨,或一特定的法门和经咒,就可轻而易举地达到民间信仰所有要求的目的,何况尚能更进一步,由民间信仰的宗教层次,进入自利利他、解脱自在的境界。

佛教内的密教有种种不同目的及不同层次的修炼法,中国的天台宗乃至华严宗,也编有各种礼忏仪轨及修证仪轨,依之修持各经所宣示的法门,此已不同于民间信仰的多神崇拜;唯追溯佛法的源头,并无多样化的仪轨可求。佛说无量法门,而其任何一法,只要专心修持,就能成为一切法的总持,所以《楞严经》有二十五种圆通法门,任一法门就等于一切法门,具足一切法门的功用。《维摩经》更加开示出不二法门,否则,容易和民间信仰混淆,与多神信仰合流,而予人以神佛不分的印象。

再深一层说,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为了满足不同的愿望,而经常变换修行的方法和崇拜的对象,便会失去中心的目标。正信的佛教徒,信仰三宝是为学佛、修法,是学佛的慈悲与智能,以佛法的正确指导,修行专一的法门,以达成持戒、修定、发慧等一贯的目标。只要不离三宝的原则,日复一日地,以看佛书、做佛事、持戒、布施、礼诵、忏悔等为日课,纵然不求现实利益,现实的利益也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自然成就。
摘自-圣严法师

回答4:

胡说八道,佛菩萨不干涉因果,因果自造,跟发财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