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成长想吃糖,家长如何控制宝宝饮食习惯?

2025-05-06 09:06:2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孩子爱吃甜食是天性,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爱吃甜食的心。但是甜食吃多了对牙齿不好,所以父母们非常担心,那么你知道该怎样改变孩子爱吃甜食的习惯吗?

1、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意见最好保持一致。家有小孩,为了减少孩子对甜食的摄入,父母在购买甜食的时候,尽量少买。家里没有了甜食,孩子自然会减少甜食的摄入,从而可以减少进食过多甜食对身体的影响。

2、要控制孩子甜食的摄入,首先要减少孩子的零食,因为很多零食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让孩子进食过多的零食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因为在过多进食零食后,会导致孩子的胃液分泌失调,从而使得摄入正餐的量减少,孩子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素得不到及时补充,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3、控制孩子进食甜食,不等于不让孩子吃甜食。适量的甜食可以提高孩子体内血糖的水平,对提供孩子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十分有好处的,比如,在早餐中,可以适量进食一些含有甜食的食物,如蛋糕,面包类食物,在晚餐中,也可以进食一些馒头,包子类的食物,这些食物中所含有的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以转变成糖类物质,为人体提供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4、让孩子一天吃一次甜食,最好是在午饭之后或作为下午的零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下列甜食可以作为一份的参考量:一两块糖,两块曲奇饼干,或者一个小圆筒冰淇淋。要是吃完这样一份以后,孩子还想吃更多,家长一定要坚决地拒绝。

饭前吃甜食容易降低宝宝的食欲,饭后吃甜食会增加热量的吸收,让宝宝过早变成小胖墩,而且过多的胰岛素分泌容易诱发糖尿病,这也是近年来糖尿病低龄化的根本原因。而睡觉前吃甜食则容易让宝宝得牙病。

5、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当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给予孩子奖励的时候,最好不要把零食作为奖励发放给孩子。因为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会认为父母的奖励都是好的东西,会把吃零食作为一种好的习惯保留下来,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们要注意:

1.食物中的蔗糖是最容易致龋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也有致龋性,而乳糖致龋性弱(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夜奶)。孩子的日常食物中,除了牛奶中的乳糖、水果蔬菜中的内源糖,还有很多游离糖,我们要减少的就是游离糖。

2.大部分的游离糖来自零食、饮料和甜点,比如糖果、饼干、蛋糕、碳酸饮料以及果汁。

3.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食物也含有游离糖,比如风味薯片、果酱、沙拉酱、果脯等等。

4.可以选择的健康零食包括面包、面包棍、蔬菜条、水果、硬奶酪等等。

家长可以用以下几种健康食品来代替甜食:

(1)新鲜苹果、梨、杏等水果或者果干。

(2)有加入果粒或者果酱的无糖酸奶。

(3)用牛奶、酸奶、纯果汁或者水果等做成的奶昔。

(4)芝麻土司面包。把黄油或人造黄油涂薄薄的一层在全买面包上,然后撒上些许芝麻以及糖,放进烤箱里烘烤即可。

(5)全麦苏打饼或者米饼,涂上奶酪或者花生酱。不过,这类食物最好等宝宝3岁以后再开始给他吃,因为花生酱也有引起少数宝宝过敏反应的案例。

回答2:

1、可以带着孩子去买菜
家长去买菜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去。很多孩子应该都是愿意去的,因为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问问题。在买菜的过程中,多询问孩子的意见,问问孩子想要吃什么,会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而孩子见到很多自己没有见过的事物,很大可能会一直问家长关于那些蔬菜和肉食。家长就可以借这个机会给孩子解释哪些食物的营养价值高,哪些可以让他长高高,让他变得更强壮。孩子都是很期待长高的,他们很羡慕那些比自己高很多的人。昨天下午在等地铁的时候,就看到旁边一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一脸羡慕的看着旁边有两个半自己高的一个男生。地铁来了,他妈妈拉着孩子上车,孩子还在回头看那个男生。所以,在实践中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会很有兴趣的。
2、让孩子帮忙做菜
这个当然不是让孩子那么小就开始炒菜,而是在你做菜的时候,孩子在旁边帮忙做一点小事情。并且,对孩子的小帮忙表示鼓励和夸奖。如果你的厨艺很好的话,还可以在孩子面前秀一下自己高超的技艺。这两件事情都会孩子对做饭感兴趣。对做饭感兴趣了,不挑食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因为他想要知道关于菜的一切。
3、家长自己也不挑食
孩子会学习家长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一边说着不让孩子挑食,一便自己嫌弃这个菜、嫌弃那个菜,孩子们肯定不会听的,还会觉得自己挑食是有道理的,毕竟自己的父母都是这样。所以,家长不挑食,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虽然不一定会起到绝对的作用,但也是有关联的。
4、避免单一的食物搭配
不挑食不代表一定只能吃某一类,比如蔬菜。这两个概念不要模糊了。孩子每天的精力都很旺盛,经过一天的消耗之后,就需要补充各种营养,不能只吃某些食物。让他自己接触各种食物,找到自己喜欢的。这样一来,都不用你提醒,他自己就会提出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