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弦乐小夜曲 K.525
莫扎特一生共写了十三首小夜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78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创作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 K.525,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这是一部轻快的乐曲,充满了淳朴、真挚的感情。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倍大提琴演奏。由于它是莫扎特全部小夜曲中唯一用弦乐演奏的,所以被称作《弦乐小夜曲》或《G大调弦乐小夜曲》。
影片在一段沉重有力的旋律中开始,空镜头中出现一个苍老的忏悔声,凄惨恐怖,划破夜空。牧师们企图用甜食让这个忏悔者开门,却传来一声尖叫。随着牧师破门而入,浑身鲜血的萨列里第一次进入画面。
《莫扎特传》是站在萨列里的角度来展开剧情。已是暮年的萨列里在精神病房的钢琴前向神父讲述莫扎特的事迹,他用傲慢的语气问神父:“你知道我是谁吗?”并演奏自己的曲子,但神父只是摇头,然而一段莫扎特的《小夜曲》让神父不禁跟着哼唱。至此影片已经透露出萨列里的特征,基督教徒,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与莫扎特同年代,热爱甜食。
萨列里出身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家庭并拥有一位把演奏音乐等同于马戏团猴子的父亲,与莫扎特相比,他的音乐梦想从未得到过家人的支持。于是,当父亲向神祈祷生意兴隆时,幼小的萨列里诚心向上帝祷告希望能成为一名举世瞩目的作曲家,并愿意奉献自己的每一刻生命于音乐里。所以当父亲被食物呛到毙命时,萨列里确认为这是一个奇迹,是上帝的安排。在萨列里心中,上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并操纵着整个世界,无论才华或苦难都是上帝赋予的。在莫扎特出现以前,萨列里认为自己是被上帝选召的孩子,所以一直都在兑现自己的诺言,努力、谦卑、禁欲。他在屋内墙上挂着十字架,钢琴上绘着宗教图画,经常想上帝祷告,遇见自己喜欢的女人却不会触碰她一下。莫扎特的出现让萨列里质问上帝为什么一个乖张自我,内心充满邪恶的人会是他选中的孩子。于是从质疑到最终与上帝势不两立,在潜规则了莫扎特的妻子后萨列里取下了十字架扔入火中,开始犯下越来越多的罪。宗教曾是萨列里的动力但最终成为了他的牵绊,虽然烧掉了十字架但就算到老还是一名向上帝忏悔的基督教徒。
毫无疑问萨列里是努力的,孤身一人去维也纳后来成为奥地利王的御用作曲家,地位显赫,拥有很高的音乐造诣。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看我简介……有的
有有有,帮你看了一下,你可以在我的戳我头像简介,!里面看